道:“五爺爺,瞧瞧,眼瞅著又到了咱莊戶人家忙活收穫的時節了。”
老薑頭眯著眼瞧了瞧路旁田地裡的莊稼,撇了撇嘴,開口說道:“這些個好糧食啊,咱鄉下人種出來,自個兒卻沒那個口福能吃上。都得拿去換錢,還得交賦稅呢。等換了錢,咱們也只能買點糙米、粟米那些便宜的糧食回來填肚子,村裡家家戶戶都是這麼個光景。” 說罷,還重重地嘆了一口氣,神情滿是無奈與辛酸。
隨後,他又狠狠地咬了一口菜煎餅,好似這一口下去,精氣神兒又回來了些,接著說道:“咱鄉下要是能多些像你和芳霏丫頭這樣能幹的人,日子也能少些苦處嘍。” 說罷,他又伸手捏了片滷肉放進嘴裡,吃得有滋有味,嘴角也不自覺地往上揚了揚。
如意聽著五爺爺這一番話,心裡頭先是沉甸甸的,可瞧著他這一會兒嘆氣一會兒又吃得開心的模樣,又覺得有些好笑。心下不禁無奈地嘆道:鄉下人的願望就是這般簡單質樸,不過是能吃飽穿暖,手頭能有幾個應急的餘錢,隔三岔五能打個牙祭,也就心滿意足了。
如意就這麼想著想著,便出了神。她本是個農學博士,也不知是怎樣的機緣巧合,命運竟把她帶到了這個地方。既來之,則安之,她尋思著,自己是不是該做點什麼呢?哪怕只是先讓身邊這些人自家種的小麥不必再賣出換差糧,也算不枉費自己這一身所學了。
如意在牛車上正愣著神,思緒像脫韁的野馬般肆意發散,不知不覺中,那老牛便馱著她和老薑頭慢悠悠地到了村口。
村口那棵老槐樹下,還是那幾個熟悉的婦人,手裡不停地忙著針線活計,嘰嘰喳喳地嘮著家常,唾沫星子隨著她們的大嗓門四處飛濺,聲音能傳出老遠。如意瞧見這陣仗,心下明白,少不得又要應付一番,便強打起精神來。
恰好有個嬸子面朝進村的小路坐著,一眼瞅見如意回來了,扯著那能穿透幾里地的大嗓門就喊:“喲呵,快看吶,這不是如意丫頭回來了嘛!”
這一嗓子,把其他幾個婦人的目光一下子都給捲了過來,那眼神彷彿在說:“嘿,可算有新話題能嘮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