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章 為二伯的雜貨鋪出謀劃策

當鋪門落了鎖後,除了在繡房當學徒的姜長樂和姜錦華外,在縣城的其餘姜家人又聚在了小食鋪,此番聚首是為商議二伯家雜貨鋪之事。

這說起雜貨鋪,裡頭還有段淵源。想當年,雜貨鋪老東家與姜老爹是如何結識,又因何機緣,使得姜長盛入贅他家,做了上門女婿,這事兒可得細細嘮嘮。

這事啊,還得從二十多年前的一個夜裡說起。那時候,姜老爹還年輕,是個趕考的書生。原本他算著日子,能趕在天黑前到縣城,可巧了,二兒子突然生了病,他這一耽擱,出發就晚了,沒辦法,只能摸黑趕路。

也是他運氣差,為了快點到,就尋思著抄個近道,走進了一條小巷子。

誰知道,巷子裡竟藏著幾個小混混。這幾人眼尖,瞅見姜老爹身上穿著細棉布長衫,斯斯文文,又是一副趕考的打扮,再一琢磨,這縣試馬上開始,心裡就打起了小算盤,料定姜老爹身上肯定帶著趕考的盤纏,當下起了歹意,“呼啦”一下圍上去,把姜老爹堵在了小巷子裡。

這幾個混混搶了銀兩還不算完,見姜老爹包袱裡有筆墨紙硯,曉得拿去當鋪也能換些酒錢,便一股腦兒全搶走了。

當中有個惡徒,瞧著姜老爹身上的衣裳不錯,起了貪念,硬逼著他脫下來。這二月的天,春寒料峭,冷風一吹,人直打哆嗦,姜老爹要是沒了銀錢,再被剝了衣裳,非得凍出病來不可,他自然不肯依從。

那惡徒見姜老爹死活不脫,惱羞成怒,竟直接上手拉扯。千鈞一髮之際,一位賣貨郎剛忙完營生,挑著扁擔晚歸路過這兒。

他瞧見姜老爹被欺負,心裡一陣不忍,當下也顧不上許多,抄起扁擔就衝上前,怒目圓睜,與那幾個混混對峙起來。

哪曉得,那惦記姜老爹衣服的混混,懷裡竟藏著把匕首。雙方混戰沒幾下,他“嗖”地抽出匕首,猛地朝賣貨郎腹部捅去。

剎那間,鮮血如噴泉般湧出,賣貨郎手捂傷口,臉色慘白。幾個混混嚇得夠嗆,只當鬧出了人命,哪還敢要搶來的東西,撒腿就四散奔逃。

虧得姜老爹平常做些農活,身上有些力氣,趕忙背起賣貨郎去醫館包紮診治,一番折騰後,賣貨郎的命總算是保住了,可到底還是傷了腎,郎中私底下跟姜老爹搖頭嘆氣,說往後生育怕是難了。

後又知賣貨郎家裡就一個年幼的女兒,往後沒個兒子養老送終咋行?姜老爹心裡不落忍,一咬牙,就把自家二兒子“賠”了過去,給賣貨郎當兒子,打那時起,姜長安和賣貨郎的閨女趙秀秀就定下了娃娃親。

您瞧瞧,這事兒也是稀罕,人家故事裡常是英雄救美,最後以身相許,到這兒倒成了賣貨郎救書生,書生以子相贈。

賣貨郎傷好以後,還是放不下老本行,依舊挑著擔子走街串巷,賣些個小雜貨過日子。

就這麼風裡來雨裡去好些年,手頭存下了些積蓄。他本就不擅長種地,一合計,索性把老家的田地、房子都賣了,在縣城置了個鋪面,重操舊業,開起了雜貨鋪,也就是如今二伯和二伯母在經營的這一家。

可自從二伯的岳父,也就是那位賣貨郎過世後,這雜貨鋪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眼瞅著越來越清淡。

正巧,二伯瞧芳霏和如意這倆丫頭片子把自家鋪子經營得紅紅火火,心裡就琢磨開了,這不,今晚剛關了鋪子,二伯他們就心急火燎地趕過來“取經”,眼巴巴盼著倆機靈鬼給指條明路。

如意和芳霏呢,腦袋瓜裡裝著現代的生意經,一聽雜貨鋪,腦子裡“嗖”地一下就對標上如今的超市,倆人都不吭聲,各自心裡盤算著這招在當下到底行不行得通。

常去雜貨鋪走動的芳霏,心裡更有主意,率先開了腔:“二伯、二伯母,咱那鋪子地方寬敞,貨也齊全,就是擺放太沒章法。依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