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9章 參中南帝

錯吧。

老爺子心裡沒底,所以,別說是那個傻乎乎不會算賬的蠻婆了,就是皇帝在這裡,只要有機會,他一樣敢忽悠。只要能從別人口袋裡掏出銀子來,老爺子能睜著眼睛說假話,根本不用打草稿的。

那大箱子三七,本是文山縣獵戶感念郡守大人的恩德,專程送來的,自己也不知道這難以下嚥的玩意兒到底有什麼功能價值,所以,一直放庫房裡,幾乎都要長黴了,此次專門叫人挑選了一小盒送給這小子,反正是借花獻佛,自己也沒有花什麼錢,不心疼,心裡未嘗沒有抱著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的想法,說不定這小子就識得其中好處呢。

但無論他將事情如何往好死了地去想,也沒有想到,這小子竟然說出如此話來——“此物,可使永昌富貴!

王寶強眼巴巴地問沈騰:“多大的富貴?”

“不好說。”沈騰沉思一陣,緩緩道,“主要在於開發利用,否則,就這樣拿出來,誰知道它價值千金?”

在沈騰心裡,一種中藥材要是成為一個產業,首先,其價值要真,要大,要貨真價實。這是根本。

其次,要有拳頭產品。比如後世的雲南白藥,馬應龍等,這樣的好貨,人人離不了。

,!

最後,要有專家宣傳。

對於三七來說,其價值本身存在,“貨真價實”這一點它佔了個十足十。

三七可不僅僅補血這一個功能,生服三七,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主治跌打勞傷有奇效。熟服三七,能補血強身,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僕腫痛。

所以,在功效這一點,沈騰尤其不擔心。

而且,此時的三七,都是野生的,藥效會更好。三七為多年生,三年整為成熟。其莖、葉、花均可入藥。

拳頭產品,其實對於三七來說,根本就不需要怎麼再加工,生的能吃,煮熟了能吃,煲湯效果更好。

沈騰不是醫學專業,他能知道的就這麼多,很多東西,他即便知道,也說不清楚原理。好在這段時間以來,他在南中還是積攢了不少的人氣口碑,只要他說了好,大家就認定這東西必須好,不好都不行。

對於第三條,正所謂“三分貨七分賣”,好酒也怕巷子深,確實如此。比如這三七,真正被人發現起巨大的藥用價值,是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傳播開來之後的事情,想想,還要好幾百年呢。

所以,這麼好的東西,就如同勐海地區的野生茶葉一樣,只被當地蠻民當做一種普通食材罷了。

另外,從剛才沈騰生吞那顆三七的味道來看,這個時代的人民對於三七的儲存還有一些問題,可能就是從地裡挖出來,清洗乾淨了,直接曬乾。而在後世,對於採擷三七和儲存三七有嚴格的規定和流程,特別是三七花,尤其如此。

三七花須在種植後第 3 年夏季(每年六月、七月、八月)採集,洗淨後再用清水泡 5-10 分鐘,衝漂乾淨備用,待鍋內水沸蒸籠冒氣,將三七花放入蒸籠蒸至 10 左右取出,俗稱“殺青”。蒸過的三七花在陽光下曬 1-2 天,使其大部分水分蒸發至置於陰涼處儲藏時不致黴壞為好,然後置通風處晾至乾燥,再用食品袋封存,可全年備用。

“如何讓這南帝藥王走出大山,實現其應有的藥用價值,順便造福永昌郡人民呢?”沈騰不由得有點燒腦。

看來,剛才自己的話說得有點大了,一時間沒摟住,現在想收,也收不回來了。

“到哪裡找個李時珍?”

李時珍註定要再等幾百年才會出世的。

華佗已死,張仲景是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沈騰記得貌似張仲景就是漢末三國時期的人,但具體生存年代,他記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