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諸葛亮為首,會同劉巴、法正、伊籍、李嚴等五人一起,研究並制訂了《蜀科》。
《蜀科》,完整地體現了劉備諸葛亮的法治治世思想。
劉備、諸葛亮的法治思想主要來自於先秦的法家商鞅和韓非,並輔以前漢儒家大師董仲舒的儒學思想,主張治國乃法、禮並用,威、德並行,強調“訓章明法”、“勸善黜惡”。
總結一下,便是以法為體,著重公平客觀原則;以德為用,著重教化為本。
以商鞅之法,卻不迷信其權威主義,取其理法,結合儒家教化,把行法與教化合而為一。
為勸戒及訓勵蜀國官員將士,朝廷還特別制定了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等執行條章,以明令官吏們能知能行的行為準則。
用後世人的話,蜀漢帝國奉行的是“法為骨,儒為表”的治國思想。
這套治國理念,將成為後世中國曆代王朝治世的不二法寶。
當然,除了某些被野蠻人統治的時代。
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懂得什麼是國家,什麼是人民,更不懂得什麼是治世。
經過這樣的“法治革新”運動,蜀漢政權的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吏治也逐漸清明。
在當今的三國之中,真正做到吏治清明的,蜀漢可以排在第一。
一是蜀漢本身區域狹小,南中基本上還被排除在法治之外,很大程度上講,南中更多地方施行的還是自治與法治並行,與前漢初建國時的“郡國並行”相仿;
,!
二是劉備諸葛亮的法治思想,在蜀中核心區域一直被堅持執行,沒有左傾,也沒有右傾的現象出現。
如果說,在之前,如‘鼉龍幫’這樣的一夥人張牙舞爪地在成都街面上出現,當即就會有公人前往問詢,一個應答不對,就會被抓起來,關進衙獄中審訊。
而現在,諸葛丞相去世不足一月,卻已經出現了這樣的現象,這其實就是一種風氣的轉變,說明隨著諸葛亮時代的過去,蜀中很多事情,已經出現的不好的苗頭,或者叫轉機。
轉機,轉機,轉出來的,就是機遇。
大家族、小幫派,都將逐漸抬起頭來。
他們都想要在後諸葛亮時代攝取自己的利益訴求。
馬岱最近受到了窩囊氣實在是夠多了,早就憋得快要得了失心瘋一樣,今天,竟然遇到一幫地痞無賴子的糾纏。
——這都他媽的什麼事兒!
老遠,馬岱就惡狠狠地問:“什麼事情?”
那邊,為首的那個光頭大個子一邊撓著光腦袋一邊“嘿嘿嘿嘿”笑著迎上來,隨意地拱拱手,道;“遮莫不是平北將軍陳倉侯馬爺?西門豹,字問天,給侯爺見禮了。”
馬岱才懶得理睬這樣的人,心裡話老子姓馬的作為外來戶,在朝堂上到處受欺負,現在可好了,竟然被一個地痞無賴子給騎到頭上拉屎拉尿了不成?
老虎不發威你真當老子是病貓!
今天,馬岱決定,要讓外人都知道馬王爺到底是幾隻眼!
於是,他也皮笑肉不笑地對對方說道:“原來是西門幫主,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不知道幫主來此可是有事?”
這叫西門問天的,壓根兒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被這陳倉侯爺如此禮遇,得意忘形之下,搖晃著大腦袋,仰天大笑道:“侯爺,這姓魏的反賊曾經借了我‘鼉龍幫’白銀十萬兩,至今欠錢不還,利息就不說了,本錢也沒有還我一分。這不,某家這是來要賬了!哼哼,要是再拖欠下去,怕是隻能去向閻王爺要了罷。”
馬岱很是配合,笑著道:“這倒也是正理兒,自古道‘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不知道西門幫主想怎麼討賬呢?”
“嘿嘿嘿嘿……這麼跟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