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都後怕不已。
所以,對於人家徵求他關於如何處理吳彥祖的意見時,李遺只是搖搖頭,說:“我聽大家的。”
沈騰卻有不同的意見——他建議放了吳彥祖。
理由有二:
其一,吳彥祖並不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地位也不夠高,政治上的意義不大,這樣的人,還不如留著他,讓他有機會繼續折騰更好。他存在的價值,屬於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對南中其實是有一定好處的。
至少,在他的鼓搗下,那些有心思想搞點事情的,早早晚晚都會跳出來,且會以一種極其愚蠢的方式跳出來。
假如吳彥祖沒了,但彼此的滲透還依然會存在著,人家換一個擁有高階智商高階能力的傢伙過來,破壞性就不好說了。
其二,真要把這個吳彥祖送到成都,以官方的身份挑明瞭,其實對於此時的蜀漢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情。除非你就打著最壞的結局想要兩國就此分崩離析的計劃來的。
如果沒有這種思想準備,雙方都會非常難堪。
但沈騰也說明了,自己只是一個門外漢,把自己的一點想法說出來,算是拋磚引玉吧,具體怎麼做,還是庲降都督府做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沈騰謙虛坦誠的態度,獲得大家一致好評。
最後,馬忠、孟獲,包括李遺,也都認為沈騰的意見非常好,值得肯定。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只不過是吳彥祖的政治地位實在太低,不值得大家如何重視罷了。
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沈騰專門安排人將吳彥祖帶了出去。
據說,當時的吳彥祖嚇得面無人色,當場就尿了褲子,還以為自己要死了呢。
安排過去的人卻也是愛好惡作劇的性子,也不加說明,任吳彥祖苦苦哀求,並且主動交代了諸多事情,但最後發現,真正有價值的事情,真的不多。
後來,看這傢伙身上的油水實在太少,也實在不好繼續讓人難堪,便說明了,是魏小侯爺專門安排咱們來放他逃亡的。吳彥祖當即又驚又喜,感激涕零,是真正的死裡逃生的那種激動。
吳彥祖向此人表態,希望魏侯爺給自己一個機會,去孫吳,必有厚報云云……
中間人也代表魏小侯爺向吳彥祖先生表達了最誠摯的謝意,和歉意。為不能和吳彥祖先生一直在南中奮戰而感覺羞愧。吳彥祖先生走後,他將會更加努力,爭取早日復仇成功云云……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山不轉了有路轉,人生終有相逢時。
這就是沈騰的惡趣味了,其實他再和吳彥祖見面的機會,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二人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而且沈騰也知道,自己的未來根本不可能在孫吳,也不會在曹魏。
說到這一點,大家也許覺得奇怪,即便沈騰自己,恐怕也很難說得清楚。
但有一點,從情感上講,他偏向蜀漢更多一些,這可能要歸咎於後世那本暢銷書《三國演義》的文學價值了。因為在後世,《三國演義》裡,蜀漢給人的溫暖和感動要更多一些。
不管是劉備,還是諸葛亮,還是那所謂的五虎上將等,都給了人們太多的感動。這種感動,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精神食糧,它不獨屬於沈騰,而屬於全體中國人民的。
劉備的顛撲不破砥礪前行,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關雲長的義薄雲天馬革裹屍,張翼德的捨生忘死視死如歸,趙子龍的白馬銀槍寫意風流,黃漢升的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而曹魏那邊,也不是沒有好的精神養分,但在後期,沒了曹孟德之後的歷史,權謀的成份過於重了些。一旦司馬氏成為主角之後,陰鷙、篡權、謀殺、族滅……便成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