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章 長安再起波瀾

末弄出顆粒狀,達到更好的燃燒效率。

而且白糖本身就是個價值極高的物資,漢代的糖可是奢侈品,更別說更甜,更美觀的白糖了。

好在夷洲氣候溫暖,大規模種植甘蔗毫無壓力。只是現在甘蔗還沒大規模成熟,現在只能小批次試驗,用土法練習製作白糖的工藝。

要說這四項裡面進展最快的就屬於海狼級風帆戰艦了,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陳星宇終於發現了馬鈞這個牛人。對於這位在歷史書上出現過的科學家能出現在造船廠,陳星宇是萬萬沒想到的,當時是真的高興壞了。

要知道,馬鈞能在自己閉門造車的情況下能做出指南車、製造翻水車這些東西,就足以見得馬鈞對機械物理方面的感悟。現在再加上陳星宇這麼個開掛的穿越者跟馬鈞系統性的簡單講訴完物理,機械的一些基本原理,再給了馬鈞風帆戰艦的設計圖,這一切就順利無比了。

一個是有這豐富的經驗,極強的動手實踐能力,一個是嘴強王者,兩人是一拍即合,海狼級一天一個樣,馬鈞還對陳星宇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了改進,效能估計會更強。

,!

與海狼級成反比的是火炮了,陳星宇想的太簡單了。原以為不搞什麼子母炮,什麼定裝炮,不去弄什麼複雜的炮閂膛線什麼的。只是造一個簡單的前裝滑膛,不就個結實點的鐵管子嗎?應該簡單啊?

可是現實狠狠的打了陳星宇幾巴掌,漢朝的鋼鐵加工技術本就是手工作坊式的,雖然高爐偶爾能練出不錯效能的鋼材,可是不穩定,每一爐都會有差異。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因為還可以透過經驗豐富的鐵匠去分辨。關鍵是什麼呢?是如何整體造出這根大鐵管!

用鋼錠古法打造是沒戲了,沒有哪個鐵匠可以做到加工如此大尺寸的鋼鐵物件。既然鍛打行不通,陳星宇在鐵匠的提議下又採取了澆築方法,陳星宇一想,博物館裡那麼大那麼精美的青銅文物都能弄出來,弄個管子問題不大吧?

可惜現實又給了陳星宇兩巴掌!

由於澆築是用的失蠟法,鋼水倒進去後,溫度太高,做出的鋼管變形的厲害,根本不能用。而且失蠟法造價高昂,還沒法做很大的模具,要麼蠟本身的強度支援不住。而那些大型青銅器是分塊澆築最後再融接上去的。

最後費了不少力氣,終於用三截鋼管做了一門小型的前膛炮,在第一次試驗時,僅僅裝了一半的黑火藥,在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中,這門前膛炮斷成了三截,炮膛也變成了碎片。還報銷了兩個點火的山夷奴隸。

陳星宇拿起碎片一看,鋼管斷面上有肉眼可見的氣泡,這不爆炸就有鬼了!

回到家的陳星宇連跟甄宓約會壓馬路都沒心情了,開始閉關冥思苦想。火炮和火藥,乃至火槍可是陳星宇計劃裡的殺手鐧,是用科技吊打必須的武器啊,這要是弄不出來,那影響可就大了。

靠著系統給的20加持,陳星宇硬是在半個月內把殘存在腦海裡,還沒忘掉的數理化課本知識全部梳理了一次。最後判斷應該是鋼水溫度太高,一倒進去就導致蠟模融化燃燒,產生了氣體,停留在鋼水裡後就產生的氣泡。

如果是做青銅器,沒有那麼高的強度要求,那有點氣泡就無所謂,哪怕出現在表面還能用銅水修補。可是做火炮,那真就呵呵噠了,估計炸死自己這邊的人數比打死敵人的還多。

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那就是必須用一種材料取代蠟,能夠耐受高溫不怎麼變形,還能做大模具的材料。用澆灌法的思路是沒錯的,漢代可沒車床,不可能弄一根實心鋼棒去鑽炮膛!

“念中,你在幹啥啊,都悶在家裡幾天了,你這樣會把身體搞壞的!”

書房門被推開了,甄宓提著熟悉的食盒,邁著蓮步來到了陳星宇書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