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過後的第二天,河流總算基本恢復成了原來的模樣,於是巫又興高采烈的帶著人放下了魚籠。
狩獵隊和採集隊卻沒有去狩獵、採集,因為李牧雲感覺應該集合大部分勞力來幹一些事情了。
河灣處堆積了不少的樹木和動物屍體,李牧雲帶領著眾人開始了清理。
樹木都被拉到岸上晾曬,動物屍體則被運到河流下游然後丟到河裡。
李牧雲也想過掩埋這些屍體,但是想想那工作量就放棄了。
“希望下游的部落們別因為這些屍體死太多人…”
看著那些打撈上來的樹木,李牧雲感覺可以建一道簡易的木籬笆了。
招呼幾個人用存著的骨頭製作了幾個骨鍁,趁著雨後的泥土鬆軟正好方便挖土。
雖然洪水衝來的木頭不少,可是李牧雲估算了一下,也只夠造一個五十米乘五十米的圍牆。
李牧雲把勞力分成了三隊,一隊把木頭從河邊運到洞前,一隊用石斧修理木頭的枝椏,剩下的一隊則挖坑、立木修建木籬笆。
為了讓大家幹活有勁,李牧雲特意讓部落實行了三餐制,好在因為洪水的原因,最近捕魚都有不錯的收穫,完全可以滿足部落的消耗。
柱子一根根立起來,用樹枝和藤蔓填充柱子間的縫隙,一面密不透風的圍牆就成了。
看著近三米高的圍牆,李牧雲心中充滿了豪氣。
因為一面緊靠石壁,因此再修兩面圍牆就可以了,按照這個速度,也許只要三天就可以把圍牆修完了。
李牧雲一邊驚歎原始人的幹勁,一邊為大門糾結了起來。
一些常見的門的構造顯然不適合當前的情況,因為那都需要一些耐磨、精密的部件。
李牧雲心中有兩個方案,一個是蒸汽火車上添煤的爐門的方案,頂端一個栓柱穿過門頂和門,開門時用繩子拉木門底部,把門拉起來,關門時,鬆開繩子就行。
另一個就是吊橋式的,不過是把門和上門框連線,也是拉木門底部開門。
不過考慮到第二個方案開門需要費更多力氣,而且關門的時候容易對門框造成巨大沖擊,李牧雲最終選擇了第一個方案。
既然定下了方案,李牧雲就開始著手設計門框和一些關鍵部件。
門框由四根四米高的柱子組成,每邊門框由兩個柱子靠近組成,兩根柱子間只留下門板厚度多一些的空間,而門就放置在它們中間。
門柱頂端緊緊的綁著兩根結實的橫樑,兩根橫樑中間鑿出了兩個孔,孔中間穿著一根筆直、耐磨的栓子,栓子穿過第一個孔,然後穿過木門,然後又穿過第二個孔。這樣木門就跟門框連線到了一起。
木門特意找了一些比較順直的樹枝綁成,底部一角連著結實的繩子,繩子透過木牆頂端一個當做滑輪的樹枝,人在牆下就可以拉動繩子把門升起來。
…
經過三天的時間,隨著木門的安裝完成,整個圍牆建成了!
李牧雲不得不感慨老天待他不薄,如果不是因為這暴雨和洪水,部落就不可能短時間內獲得這麼多木材,而鬆軟的土地也讓挖土變得輕鬆。
站在圍牆內,族人們感覺到了濃濃的安全感,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幾個小孩子更是興奮的在院子裡笑著、跳著。
圍牆的兩個角上李牧雲特意讓人堆起了兩個一米多高的土臺,人站在上面就可以輕鬆的觀察外面的情況。現在兩個族人正拿著武器站在土臺上觀察著外面。
“神子,喝點水吧。”
鍥拿著一個不知道什麼動物的頭蓋骨盛了一些清水遞了過來。
看著清水,李牧云為圍牆建成的喜悅立刻淡了下來。
這幾天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