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他等到了戴高樂的話說完:“戴高樂先生。我並不否認你是一個勇敢的人,但我認為和平才是第一位的。如果沒有和平,一切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而現在。和平即將到來,難道你不準備歡迎和平嗎?”
“真正的和平,我舉雙手歡迎,並且不惜以我的生命去捍衛。”戴高樂絲毫也不客氣地說道:“但我很懷疑你這次帶來的和平用意!”
“是嗎?”王維屹笑了笑:“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戴高樂先生,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德國的和平誠意,難道只有你沒有看到嗎?為了和平。德國已經放棄了許多,我們不在乎再多放棄一些,在這一點上。美國和英國都已經看到了這一點。。。。。。”
戴高樂冷笑了聲,有許多話是並不能直接說出來的。
其實王維屹和他的德國在打什麼主意,美國看得出,英國也同樣看得出。但為了彼此的利益。這兩個國家還是接受了德國的“和平”。
甚至,他們還會從敵人變成盟友。但是,法國呢?法國的利益誰來保證?
也許為了儘早把精力從英國戰場抽出,並且把英國和美國拉到自己同盟的這一方,德國會在法國問題上做出一些讓步,但這些讓步卻絕對和自由法國運動絲毫沒有關係,在這一點上戴高樂是確信不疑的。
王維屹忽然問道:“戴高樂先生,您對米塞利埃事件是怎麼看待的?”
戴高樂怔了一下。“米塞利埃事件”,是戴高樂和英國。尤其是丘吉爾之間一個誰也不能提起的隱藏得很深的傷疤。
海軍中將米塞利埃是首批投奔戴高樂的人中軍銜最高的將領,也是一個具有“難以相處”性格的人。他到倫敦時年已花甲,但鬍鬚墨黑,兩眼炯炯有神,整天輕鬆自在,顯示出一副大海盜氣派。在他的專業領域,他確實很有才幹,所以戴高樂任命他為自由法國海軍司令。然而,這位中將卻是個權欲心重且死要面子的妄自尊大的角色。他認為自己的軍銜級別比戴高樂高,但到倫敦後卻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成了戴高樂的下屬。他一直心懷不滿,經常幹出些超出職權發號施令的事,在自由法國內部很不得人心。
1941年元旦清晨,這位海軍中將突然被英國當局逮捕。英國情報局獲得了四份檔案,其中一份說明米塞利埃把遠征達喀爾的計劃出賣給了維希當局;另一份則是他企圖把“蘇爾庫夫”號潛艇交給維希政府的計劃;第三份是他因破壞了非洲海軍部隊的招募計劃而獲得2000英鎊償金的證明。因為當時戴高樂正在鄉下與妻兒過元旦,丘吉爾斷然決定,立即把米塞利埃和他的幾個部下投入監獄。
這件事不論真實與否,都是無視自由法國主權的行為。戴高樂第二天上午才得到英方通報,當即表示了極大的憤慨,並要求英方立即放人。但丘吉爾盛怒之中,誰的意見都聽不進,嚷著“真想立即把他吊死!”三天後,戴高樂又向斯皮爾斯將軍遞交了一份備忘錄,指出那幾份證明海軍中將有罪的檔案是偽造的,英國方面這才著了慌,加緊了調查。到1月8日,戴高樂向英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立即釋放米塞利埃將軍,否則,自由法國不惜斷絕與英國的一切關係!但這時,英方已經查明,這些檔案確實是兩名與海軍中將有私怨的情報官員偽造的!為此,英國方面只好十分尷尬地釋放了海軍中將,而丘吉爾,則於9日上午親自登門向戴高樂賠禮道歉,並把兩名諜工交由戴高樂處置。戴高樂當時也許原諒了此事,但他一直耿耿於懷英方無視自由法國主權的作法。
不久,他下令把所有為自由法國工作的英國籍人統統解僱,英法兩方在外交上費了好大勁才使這位執拗的將軍收回成命。
儘管這件事得到了解決,但卻和此前的幾件事情一樣,成為了英國和法國之間難以啟齒的傷疤。
而王維屹在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