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的熱鬧。不亦快哉!

新學了一首歌《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歌本身很動聽。一直沒有機會展示。一位高中同學在北京結婚,晚宴結束後一起去唱歌,得已表現一下,博得好評。不亦快哉!

出差回家,給兒子帶回一個帶有100個海洋球的帳篷。當他從幼兒園被姥姥接回家看到立在地上的帳篷時,高聲叫喊,連蹦帶跳地衝過去,脫鞋就鑽了進去。不亦快哉!

應一位高中同窗要求,把上大學時我所收到的信挑出寫得比較有特點和整齊的一些進行復印,並寄了過去。當時邊影印邊笑,想象著對方看到過去自己寫給別人的信時的表情是怎樣的。不亦快哉!

自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以來,韓國女選手贏得了奧運會射箭比賽所有個人賽和團體賽金牌。在北京奧運會上,張娟娟以1環的優勢險勝韓國選手樸成賢,打破了韓國人對該專案奧運金牌長達24年的壟斷。不亦快哉!

我家小區門口有個小個子男子,是過去這裡拆遷戶,由於拆遷而發了點財,下半生可能已經無憂了。經常開著一輛淺藍色的奧托車,在門口拉點“黑活”。後來,和小區裡的人熟了之後,每天已經有了固定的人要接送。在門口還有幾個和他一樣的人。平時沒事時,他們會一起玩撲克,或者和小區的保安一起玩兒;有時還能看到在門口的小飯館裡喝個小酒,吹一會兒牛。一天,我和他對面而過,看到他手裡拿著一個淡黃色的小葫蘆,一邊走一邊把玩,腳步輕快,臉上的得意神情顯而易見。不亦快哉!

在亦莊我朋友家的附近住著一位老者,身體非常好,經常拿著一個半導體聽著。一天,此老者騎著二八腳踏車,聽著半導體,到市場買了一張大餅,半斤切好的豬頭肉。坐在路邊,把肉往餅裡一卷,開始大嚼,還就著一大杯濃茶。不亦快哉!

人生就是一場戲

俗話說三十而立,二十多歲時總為這個遲早要實現的目標追逐各種虛幻的目標,爭取在三十歲時成為一個比較成功的人,但是這種標準往往都是以金錢和社會地位來衡量的,這很難免,連出家人都分三六九等。

而在真正到了這個年齡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那個“立”字應該理解為自立,這個目標其實不太難,一般努力工作、運氣不要太差的人都能夠達到。千萬不要輕易把這個“立”的目標擅自定得太高了,那樣很容易受傷。而這時,隨著年華的老去身體就會發生許多變化,發胖、氣短、記憶力減退、白頭髮,這一切都顯示著自己已經處於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聽一個人曾經講過,人生可以分為若干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是一個死亡的過程,大概應該分為幼兒死亡階段、兒童死亡階段、少年死亡階段、青年死亡階段、中年死亡階段和老年死亡階段。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年輕的人一般體會不到,所以才會出現虛度光陰和“少年不識愁滋味”的現象。而進入三十多歲以後,因為有足夠的經歷認識到了這種年華老去帶來的無奈,所以也會出現得過且過、混社會的人群。不知是哪位哲人說過:人生就是一場戲。怎麼演好這出戏,全在個人的一念之差。

《天龍八部》裡無名的少林僧,以其精深的佛法和精湛的武功折服眾人,這個神仙似的人物象極了外國的上帝,在這個“法”有時失靈的社會里,這樣的人物代表了人民的心聲,是道德勝利的代表,揭示了冥冥中自有主宰,他無時不刻不在看著你。有分教,“那老僧慢慢轉過頭來,嚮慕容博瞧去。慕容博見他目光遲鈍,直如視而不見其物,卻又似自己心中所隱藏的秘密,每一件都被他清清楚楚的看透了,不由得心中發毛,周身大不自在。”

老僧說:“要化解蕭老施主(蕭峰之父蕭遠山)的內傷,須從佛法中尋求。佛由心生,佛即是覺。旁人只能指點,卻不能代勞。我問蕭老施主一句話:倘若你有治傷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