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離工作量太大;而大河上的鄧津通道的過流量十分有限;就算日夜不停地渡河也來不及;只能先保證中央的撤退;於是位於鄧津西北方向數十里外的孟津便成了貴族富豪們的撤離通道;只是他們缺少軍隊的保護;對岸的河陰城也嚴重缺乏救助物資;可以想像這將造成什麼後果;然而東都已經顧不上這些了;就算混亂了;餓殍遍野了;也只能視若不見;各安天命吧。
這天王仲伯在邙山東線攻擊順利;攻陷了大和谷;斷絕了盟津通道;然後迅速整頓人馬;向邙山西線推進。
武賁郎將李公挺在邙山一線顧此失彼;迫不得已之下;果斷放棄了大和谷;轉而把兵力集中於平城、臨平亭一線;力保金谷不失。
這天下午楊玄挺攻陷了平城;接著指揮大軍向臨平亭推進。
李公挺死守臨平亭;並再一次向越王求援。
這天函谷關守軍不戰而降;楊積善兵不血刃拿下了關隘;隨即率主力直殺金谷;但在澧水一線遭遇到了衛府軍的頑強阻擊;寸步難進。
這天李風雲把甄寶車的虎賁軍和郭明的聯盟第一、第三軍再次調到了積翠池北大堤;以維持對皇城的牽制性攻擊;而韓相國則在谷水一線收攏逃兵;重整隊伍。
這天楊玄感還在太陽門廣場指揮戰鬥;與衛府軍激戰於黃道渠北岸、東太陽門和徽安門大街;雖然至今未有進展;但持續性的攻擊卻讓皇城守軍不得不打足精神全力應對;因為他們的背後有近百名“監軍”;只要稍有鬆懈就有可能背上“怠戰”之罪名。楊恭仁和樊子蓋擔心城內有人倒戈;有人獻城投降;但又不能把所有懷疑物件都抓起來;無奈之下只能在每一個隊旅裡都安置幾名“監軍”;讓他們在十二個時辰內都睜大眼睛;但凡舉止異常者;先抓起來再說。
這天鄭元壽接到了京輔都尉獨孤武都的書信;確定西京已經決定出兵增援東都;遂下令諸鷹揚離開陝城;沿崤山東進;向函谷關進發;直殺東都。
六月十六;白馬戰場。
武賁郎將李善衡在衛南一線與聯盟展開激戰;與此同時;齊王楊喃與董純率軍向靈昌進發;與李善衡形成了東西夾擊之勢。
同日;濟陰郡守韋保巒的信使抵達浚儀城;韋福嗣喬裝為信使隨從;混進城內;然後棄馬登舟;沿著通濟渠北上大河。
同日;聯盟右路總管霍小漢率軍由靈昌一線撤回白馬;與聯盟右長史韓曜會合;準備渡河北上。
同日夜間;聯盟左路總管王薄撤離衛南一線;在夜色掩護下飛奔白馬。
六月十六;黎陽戰場。
聯盟左長史陳瑞親自拜會了清河義軍首領張金稱;向其表達了感謝之意;並告知其聯盟將於未來兩天內陸續撤離黎陽。
陳瑞向張金稱詳細分析和推演了黎陽未來局勢的發展;提醒張金稱務必於兩天後撤離黎陽;雖然黎陽倉的糧食還有很多;黎陽倉裡的各類物資依舊堆積如山;但時間來不及了;衛府軍正從四面八方殺來;義軍必須搶在衛府軍合圍黎陽之前“逃之夭夭”;否則必定有全軍覆沒之禍。
另外陳瑞特意告誡張金稱;被其裹挾而來的上十萬平民本來行走速度就慢;再加上肩挑背扛;撤離速度就更慢了;如果不提前撤離;這些人必然陷於衛府軍之手;於是人頭滾滾;無辜平民均被當作叛賊砍了腦袋;那對河北人來說就是一場災難了。
同日;劉黑闥率軍抵達蕩水上游;藏身於深山老林;派出斥候打探湯陰、姜裡一線的動靜;尋找攻擊良機。
同日;郝孝德率軍保護著聯盟的老弱婦孺;還有劫掠之物;越過汲郡地界;向林慮山進發;而在他後方一百餘里外;驍騎軍總管韓壽則帶著更多的人馬和物資離開黎陽。
同日;河北討捕大使崔弘升與聯盟總管孫宣雅繼續在內黃一線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