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0部分

中樞改革派立場堅定,堅決支援聖主,與聖主榮辱與共,與改革生死與共,寧死不屈。

戰爭規模越大,時間越長,十二衛府和軍隊的重要性就直線上升,可以預見,隨著兩京政治危機日益白熱化,隨著南北戰爭的日益臨近,軍方將領的地位和權力將急劇膨脹,而軍權一旦失控,地方割據就不可避免,分裂和戰亂也就接踵而至。

但是,相比中央集權改革的失敗,相比理想、權力、利益和生命的失去,聖主和改革派已經顧及不到軍權失控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了,對他們來說當務之急是牢牢把控朝政,是贏得軍事上的勝利,是在對外征伐的戰場上建下蓋世武功。

目前局勢下,聖主和改革派急需武功,急需勝利,急需用它們來緩解一下正在失控的道路上疾速狂飆的兩京政治危機,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三次東征至今沒有形成決策,東征的勝利遙不可及,而南北戰爭現在連影子都沒看到,僅隱隱約約聽到一點鼓聲,所以,安州的收復,就成了目前能夠拿出來的唯一勝利,若北征弱洛水達成預期目標,東胡諸種臣服,東北全境拿下,這就是開疆拓土,這就是軍事上的勝利,這就是蓋世武功,這就有力幫助聖主和改革派迅速逆轉自己在政治上的不利局面。而更重要的是,這一戰果將在南北戰爭中,大大增加中土的勝算,中土一旦打贏了南北戰爭,擊敗了大漠上的突厥人,封狼居胥,開疆拓土,聖主和改革派將徹底擊敗保守派,將徹底解決兩京政治危機,將在中央集權改革的道路上風馳電摯。

然而,誰能想到,安州的收復,一場出乎意料的勝利,此刻竟成了聖主和改革派唯一可以拿來緩解政治危機的應急手段。不久前,當聖主做出支援出塞叛軍攻打安州決策的時候,很多人持否定態度,如今看來,還是聖主有先見之明。

只是,若想把這場勝利變為聖主和改革派的勝利,若想把收復安州的功勞變為聖主和改革派的功勞,首要之務就是招撫,就是滿足出塞叛軍的要求,這其中就牽扯到兩個重要問題,其一,出塞叛軍首領李子雄是保守派,是楊玄感的同黨,是東都兵變的主要謀劃者之一,同時也是齊王的支持者,而聖主和改革派一旦妥協,不論是李子雄還是齊王,都會獅子大開口,會引發一系列難以預估的政治後果;其二,招撫成功,安州劃入中土版圖,等同於從突厥人的嘴裡搶食物,公開與突厥人翻臉,南北大戰有提前爆發的可能,而中土尚未最好戰爭準備,一旦突厥人狗急跳牆,大打出手,長城就危險了,戰爭勝負就難料了,天下大勢就有可能失控,這個後果就更嚴重,甚至會危及國祚安全,動搖統一大業。

為此,聖主急召內史侍郎虞世基和蕭瑀,還有兵部尚書趙才,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和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五位股肱重臣共議。

最近這段時間,中央和衛府都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調整,其中趙才正式出任兵部尚書,不再擔任大將軍一職,雖然聖主對這個人選並不滿意,但不論是東征還是南北大戰,都迫在眉睫,而主掌軍事行政權的兵部尚書如果繼續空缺下去,必然會造成重大影響,無奈之下,聖主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另外軍方還有一個重要調整,就是太原留守郭榮不再兼領代北軍統帥,而由右御衛將軍張瑾出任代北軍統帥,負責代北長城鎮戍,而張瑾也因此升為左驍衛大將軍。聖主和中樞派出衛府兩位大將軍,鎮戍以代晉地區為核心的北疆,這個意圖就太明顯了,就是要加強長城鎮戍,加強北疆防禦力量,為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南北戰爭做準備。

五位重臣拜見聖主之後,聖主首先表明了立場,年底前,招撫必須成功。

年底前,各郡上京的朝集使,諸藩赴京的朝覲使,統統抵達京都,這時中央宣佈收復安州,就能達到最好的宣傳效果,就能最大程度地恢復和鞏固聖主和中央的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