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黑闥愣了一下?聖主這不是養虎為患嗎?抑或;這是挖坑;給齊王挖坑?但誰能阻止齊王?張須陀肯定不行;他的力量太小了;螳螂擋車;不自量力;所以……吳黑闥恍然大悟。
張須陀的確擋不住齊王進入齊魯的腳步;但來護兒、周法尚可以;因此這明顯就是挖坑;給齊王挖坑。如果白髮賊是齊王的刀;來護兒和周法尚就是聖主的刀;兩把刀相比;齊王的刀差了很多;結果可想而知;一旦齊王的刀斷了;他不要說控制齊魯了;就連徐州都控制不住;甚至連居外剿賊的藉口都沒了;最終不得不在聖主的逼迫下返回京城。
至此;楊潛為何堅持固守待援之策;其目的也就一目瞭然了;就是配合聖主;配合來護兒和周法尚;坑死齊王。反賊一旦大舉攻城;齊郡形勢一旦惡化到極致;來護兒和周法尚必然要出手;那一刻他們已經從江淮和江南帶著軍隊返回東萊了;實力強勁;而白髮賊乃至其他各路反賊;則正好被張須陀拖在城外;給了他們圍而殲之;一戰而定的機會。
張須陀權衡良久;不再堅持己見;命令山茌城的唐萬仁;馬上撤退;撤回歷城。
。。。
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
孟海公攻佔了山茌城。
帥仁泰目瞪口呆;顏面無光。
徐師仁第一時間報捷李風雲;同時也給了他一個壞訊息;孟海公和帥仁泰之間的怨隙越來越大;這對右路軍接下來的戰鬥十分不利。
李風雲接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正在升城城外與秦瓊對峙。
升城與長清城之間只有二十餘里的路程;李風雲打升城;秦瓊不能視而不見;再說濟北郡的官員都在旁邊看著;而麾下羅士信更是求戰心切;不管不顧的要洗雪前恥;所以秦瓊雖然已經接到張須陀的撤退命令;但還是以掩護濟北官民後撤歷城為藉口;指揮軍隊向升城方向徐徐進逼。
李風雲看到官軍來了;當即下令停止攻城;在城外大平原上擺下戰陣;做出與官軍決一死戰之態勢。
義軍人多;八個軍三萬人一字排開;旌旗飄揚;鼓號喧天;氣勢驚人;而官軍只有三千多人;即便一字排開其氣勢也無法與義軍相比;所以當兩軍對峙之後;官軍計程車氣直線下降;不是說他們不敢打;而是這一打之後;就算打贏了又如何?最後還有幾人能活下來?如果對面是一群衣不蔽體拿著棍棒的烏合之眾;三千官軍倒是信心百倍;人人都有把握砍下十顆頭顱去領賞;但現在對面是一群看上去比官軍更像官軍的威武之師;根本就不是一年前在魯郡遇到的那支剛剛從芒碭山逃到蒙山的賊軍;這心裡頓時就沒了底氣;信心轟然倒塌。
兩軍陣前;秦瓊神色異常凝重;羅士信雖然有雪恥之心;但此刻面對比一年前更為強大的對手;理智迅即戰勝了衝動;不再叫嚷著殺殺殺了;而樊虎已經茫然了;不認識對手了;這還是一年前的那支蒙山賊軍嗎?白髮賊用了什麼秘訣;讓他的軍隊在短短一年時間內發展壯大到如此地步?怪不得張須陀在雙方交戰之初就斷然下令撤退;要固守待援;要尋找戰機;目前看來這的確很明智;如果硬碰硬;就算打贏了官軍也所剩無幾了;齊郡也守不住了。
“撤撤撤”叫嚷的最兇的就是程知節了;羅士信和樊虎不敢在秦瓊面前叫撤;但程知節敢;畢竟他不是秦瓊的直接下屬;他受濟北太守節制;還是有一定的自主權;如果此刻他調頭逃跑;秦瓊還真拿他沒辦法。
“這一仗沒辦法打;白髮賊在其兩翼佈下了馬軍;正中則是手持陌刀和長槊的重灌步兵;我們中路突破不行;兩翼夾攻更不行;而對方若三路強攻;我們根本守不住;必然會被白髮賊圍而殲之。”程知節揮動著手中的馬槊;不停地指點著義軍戰陣;情緒激動;唾沫星四濺;聲嘶力竭;“阿兄;撤快撤等到白髮賊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