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中山出兵十萬,與齊國的二十萬大軍共同攻入燕國。當時為王的子之雖然平定了太子平的叛亂,卻因為在國內倒施逆行惹得民怨四起,太子平的起事更是弄的“死者十萬,百姓離志”。齊國和中山國攻入燕國時,燕人非但不抵抗,反而表示歡迎。很快,齊國和中山國就橫掃了燕國幾乎全境,齊國佔據了燕國大半的領土,中山國則分得了大片膏腴之地,連燕國的下都也被其攻下。
對燕作戰取得的巨大勝利讓姬尚欣喜若狂,中山國在他手中國土擴張了一倍有餘,盡吞了燕國二十餘座城池,國勢一時大增,取代了已經面臨滅國的燕國成為了七雄之一。在獲得如此功績後,姬尚也愈加狂傲了起來,在國內肆意妄為,任命深得己心的司馬喜為國中相邦,國事皆委託於他。
可惜好景不長,在吞併燕國大半領土後,齊國一躍成為了天下諸侯之首,成了眾矢之的。首當其衝感受到壓力的就是趙國,齊國吞併燕地後,對趙國已成了包圍之勢,讓當時為王的趙雍忌憚十分。於是果斷的聯合秦國和韓國,擁立了燕國在韓國的質子公子職為新的燕王,三國各自派出大軍入燕護送燕王還都。
迫於三國的強大壓力,再加上被燕地四起的反抗弄的焦頭爛額,齊國不得不吐出了這塊已經含在口中的肥肉,大肆掠奪一番後朝南撤軍。齊軍既退,獨木難擎的中山國更不是燕、趙、秦、韓四國聯軍的對手,一場大戰下來大敗而歸,不但將侵佔燕國的領土全部吐了出來,還賠上了數萬精銳,國力大損。
這場仗下來中山國可謂是虧本至極,非但沒有佔領一片領土,反而折兵損將搭上了數萬精銳,更為重要的是失去了燕國這個重要的盟友,結下了一個生死仇家。在中山唯一受益的想來只有司馬喜了,不但沒有因為力主攻燕而受到懲罰,反而藉助此次機會得到了中山王姬尚的賞識,從此青雲直上,成為了中山國內權傾朝野的權臣。
這也變成了今日姬尚如此痛恨司馬喜的原因了,他是那麼的信任司馬喜,十幾年來幾乎對他言聽計從,視他為知己至親。可是司馬喜是怎麼對他的?他不但欺騙了他,不停的將中山國的利益出賣,更可惡的是他到滅國前夕居然一聲不吭的就跑掉了,並未留下隻言片語。
第七十八章 義士(四)
想到這裡姬尚忍不住拳頭緊握,目光中露出了狠狠之意。他從未如此痛恨過任何一個人,司馬喜無疑是個例外,他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將他亂刀分屍方可洩心頭之憤。
身後宦者令似乎感覺出了大王身軀的顫抖,以為他是因為受不了亡國的刺激,連忙上前扶住他,小聲的說道;“大王小心。”
姬尚站直了身軀,有些不耐煩的將宦官的手推開,望著已經大開的城門,深吸了一口氣,平端起手中象徵中山王權的王印,大步邁了出去,身後二百多名大小官員魚貫而出,跟在其後。
城外不遠處,一隊趙國騎兵正安靜的原地等候著。趙軍已經從姬尚之前派出的使節口中得知了中山將要舉國投降的訊息,所以才早早的派出一隊騎兵,前往城門外迎接中山國君臣。
姬尚張眼望去,見這對騎兵當先之人是個年紀輕輕的少年,不像是傳說中虎步龍姿的主父趙雍,心中不禁略微失望。
畢竟他身為中山王,還是渴望著趙雍能給他相對等的待遇,這樣也能讓他的自尊心好受一些。可惜趙雍顯然並沒有將他視為與自己對等的君王,只是簡單的派出了一個少年來迎接自己。
趙信已經從姬尚看向自己的眼中看出了失望,卻微微一笑,並不為意。這個中山王倒是如傳聞中一樣肥頭大耳,再加上眼神閃躲,看上去一副懦弱的樣子。
也不待多想,趙信催馬上前,拱手道:“卑職趙國羽林都尉趙信,參見中山王。我奉主父之命,前來迎接君上入營,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