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二十年前《 訪蘇心潮 》中寫過莫斯科大學給我以傻氣的印象,奇怪的是,這一次,在俄國人不乏對於斯大林式建築的嘲笑抨擊的時候,我反而覺得“莫大”這種大樓也挺氣魄。是不是我的審美也受國家關係的影響呢?是不是因了蘇聯的變成“前”我反而遺老起來了呢?反正你不把它當成美夢看也不把它當成敵人看,你反而與之容易交往與溝通。這一回我兩次造訪莫大,一次在白天,一次在雪夜。白天有許多遊人,包括凍得發抖的穿著婚紗拍結婚照的少男少女。蘇維埃時期則是結婚者必在這裡照相。雪夜中的莫斯科大學,燈火璀璨,光明令人仰視。雪花輕落,別來無恙,好像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歷史怒吼長嘯,鐵血生死,狂舞疾轉,然後山河依然,城市依然,大學依然,生活依舊。現在有幾百名中國留學生在此就學。
然而這麼偉大的蘇聯,偉大的俄國,偉大的莫斯科,怎麼連一條一截高速公路都沒有呢?尤其是雪後,莫斯科的堵車甚至超過了我所體驗過的以交通堵塞聞名於世的墨西哥城。雪後,我在莫斯科每天用在路上的時間五六個小時,而參加活動的時間只有路上時間的一半。說是沒有錢,說是莫斯科人不能想象過路收費,所以也就無法進行良性迴圈,也就沒有人投資修路了。
我想起二十多年前與一位匈牙利外交官的談話,他說,中國匈牙利現在經濟改革還來得及,因為革命前的商人企業家還都活著,而蘇聯十月革命已經六十餘年,懂商品經濟的人已經死光了,再想搞什麼商品經濟,只怕後繼無人了呢。當時我還以為他是說笑話。
俄國朋友說我們是幸運的,抵達莫斯科的時候是深秋,樺樹上的葉子還沒有落盡,柳條還是綠的,十月陽春,信然。幾天後大雪飄飛,寒風怒吼,冬天來了。
。。
莫斯科與北京
不,莫斯科與北京還是不同。莫斯科沒有那麼多鋪面、攤販、商店。看來,莫斯科的改革雖然激進,卻沒有像北京那樣深入到社會每一個角落。是不是這樣反而多了些“人文精神”,少了些銅臭呢?至少表面看是如此。中國的不少人文知識分子大概喜歡這樣。
何況莫斯科比北京有更多的空地,更多的即使白雪覆蓋下仍然保持碧綠的草坪,尤其是叢叢樹林,樹遠比人多得多。而莫斯科的四周,乾脆被森林所包圍。偉大的俄羅斯呀,得天獨厚的俄羅斯呀,這裡有更多的被有心人們苦苦守護了半天仍然守不住的大自然。
但不論是入境、住店……辦手續都相當慢,住酒店還動輒扣住你的護照,過數小時至一兩天才還給你。這些事上,前蘇聯並沒有怎麼“前”,前起來也並非易事。有人說,中國規定,邊防辦入境手續正常情況下不得超過四十秒鐘,而俄國規定不得少於四分鐘。反正我覺得他們的認真管理精神大大超過了方便服務精神。
莫斯科有北京想象不到的高質量街頭雕塑。普希金、柴可夫斯基、托爾斯泰、高爾基、羅蒙諾索夫,包括馬克思。我們在街旁的樹林中看到一位老人家的慈祥的塑像,我們問這是誰,答:馬克思。多麼慚愧,竟然認不出馬克思來了,在莫斯科。用文化人物名字命名了許多大街與廣場,你覺得這確是一個重視文化尊崇藝術的國家。蘇維埃時期被貶斥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坐式雕像也於近年落成。我想起了《 白夜 》《 白痴 》《 卡拉瑪佐夫兄弟 》《 被汙辱與被損害的 》,想起陀氏的癲癇病,想起他的陪綁絞刑,想起他的酷愛輪盤賭,想起他的落筆萬言泥沙俱下拷問靈魂扭住脖項的文風,悲憫無限的陀氏終於坐到了莫斯科的街頭,這使我感從中來,不勝唏噓。
我忽發怪想,俄羅斯的文學太沉重太悲哀太激情也太偉大太發達了,這是不是造就她的獨一無二的歷史的因素之一呢?
彼得大帝的雕像就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