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韓軍的戰略計劃,簡單直接,非常明瞭。
只不過,黃真尹怎麼也沒想到,中隊竟然會如此迅速的到達清川江,並且依照中國政府的宣告部署防線。
讓他沒有想到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平壤守軍將領為了保全領袖的個人財產,竟然在最後關頭放棄抵抗,率領十多萬守軍繳械投降。
從戰略層面上講,黃真尹並不希望平壤守軍投降,而是希望好好打上一場。
原因很簡單,只要韓軍沒有拿下平壤。中國當局就會在參戰問題上猶豫不決,至少不會在十月五日宣佈參戰,而平壤守軍堅持戰鬥,韓軍就不用為了收編十多萬人民軍官兵、救助上百萬市民花費大量時間。
拖住韓軍步伐的,正是那一百多萬朝鮮軍民。
光是解決一百多萬人的吃飯問題,就能讓黃真尹發瘋。
大概是餓了太久,運送糧食的火車剛剛到站,守在車站外的饑民就瘋狂了,不但推倒了那些塗著紅五星的鐵柵欄,還衝開了韓軍設定的警戒線。僅僅數個小時,三十多節車皮的糧食物資就被洗劫一空。
實際上,這些糧食養活一百萬平壤市民綽綽有餘,部分還是韓軍的軍事物資。
控制住局勢後,黃真尹並沒下令收繳被搶走的糧食、也沒有鎮壓亂民,而是依照之前的計劃&rdo;在平壤開設各種收容與賑濟機構,按人口數量分配糧食與其他生活物資,再結合宵禁等軍事管制措施恢復秩序。
措施很管用,只是花費了不少時間。
韓軍先頭部隊到達順&rdo;的時候,主力部隊還在平壤,而且不得不把大量兵力用在維持社會秩序上。
十月七日清晨,韓軍裝甲偵察部隊依照計劃北上的時候,黃真尹正在進攻安州的問題上猶豫不決。
韓軍肯定會與中隊遭遇,區別只是遭遇時間與遭遇地點。
過早與中隊交火,肯定對韓軍不利,畢竟第一集團軍群的主力全在平壤,在東路進攻的第二集團軍群又不成氣候,到目前為止還在元山南面的通川徘徊,面對朝鮮人民軍的步兵防線毫無建樹。
如果第一集團軍群沖得太快。一定成為突出部,遭到中隊圍攻。
問題是,如果第一集團軍群走得太慢,很有可能讓中隊在清川江上站穩腳跟,錯失渡江的最佳時機。
針對這一情況,黃真尹的想法是加強元山方向上的進攻力度,爭取儘早打下元山,這樣就能透過海運,將大批作戰物資送抵前線。更重要的是,部隊從元山出發,才算真正開闢了第二戰線。到時候,東西兩路大軍齊頭並進,就算中隊有三頭六臂也抵擋不住!
關鍵在元山,而不是清川江上的安州。
問題是,中隊沒有前出元山,因此第一集團軍群的集團軍、也就是在平山向東迂迴的部隊,以及集團軍、也就是到了順川向東迂迴的部隊,能夠及時到達,就能輕而易舉的打下元山,沒需要把真正的主力、也就是盤踞在平壤的集團軍派過去。顯然,必需找點事情,讓這支擁有三個師與七個獨立旅的龐大部隊不會閒著,能夠在戰場上發揮積極作用。
在此之前,黃真尹確實沒有想清楚該怎麼安排集團軍。
隨著安州方向上的炮聲響起,他也找到了目標。
既然遲早要渡過清川江,那就早點動手,趁中隊立足未穩發起進攻。如果能在安州方向上打出點名堂來,還能迫使中隊把重點放在西面,即集中兵力鞏固清川江防線,讓韓軍能在東面戰場上打幾場輕鬆仗。
明確這個目的後,黃真尹沒再遲疑,立即向順川的先頭部隊下達了攻打安州的命令。
此時,葉振邦網從前線回到城區。
雖然殺來的只是韓軍的偵察部隊,兵力還不到一個連,最多隻有兩個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