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軍一樣,日軍也在積極備戰。
日軍的編制調整在九月底就全部完成了,總共組建了二十四個主力師團,另外還對三十八個二線師團進行了整編,增強了主戰力量。到十一月中期,日軍侵華部隊的總兵力超過了一百二十萬,其中主力師團的規模達到四十萬。
唯一的變數,就是臺軍沒有依照計劃出兵北方戰場。
雖然在第三次南京會戰期間,臺灣當局為了取得美國的全力支援,一再承諾將在佔領南京之後出兵北方戰場,擔負起捍衛後勤保障線的任務,但是到了十一月初,特別是在《權利宣言》發表之後,臺灣當局就以兵力不足、調動不力、南方戰事頻繁等等理由,拒絕出兵北方戰場。
很明顯,臺灣當局已經意識到,《權利宣言》整在將整個中國團結到一起,而且該宣言直接指向以美日聯軍為首的侵略者,其中又格外強調了日本的侵略行徑,如果臺灣當局在這個時候出兵北方戰場,協助美日聯軍作戰,肯定會成為全體中國人的敵人,最終被大陸民眾唾棄。
事實上,這個影響已經顯現了出來。
權利宣言》發表之後,臺佔區內的抗戰活動更加頻繁,之前幾乎被臺軍殲滅的敵後遊擊隊死灰復燃,還有不少民眾偷偷穿過軍事封鎖線,進入大陸控制區,其中不少就是為了前往北京,參加北京捍衛戰。
可以說,如果臺灣當局仍然對北方戰場上的戰鬥含糊其詞的話,遲早會失去民心。
也正是如此,臺灣當局才會如此積極的向北京當局伸出橄欖枝。只不過,臺灣當局仍然顯得不夠誠意,至少沒有對日軍侵華做出重點說明。
真正感到尷尬的,還有聯軍總司令帕特里奇。
如果讓帕特里奇選的話,他肯定會支援停火談判。雖然在打下南京之後,美軍能夠將部署在南方戰場上的主力部隊抽調過來,而且能夠將原先計劃增補給南方戰場的作戰物資與武器裝備用在北方戰場上,還能集中大部分空中力量,可以說美日聯軍的優勢更加明顯,但是等到美軍完成了兵力調動之後,北方已經進入冬天了,而且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冷,加上中隊在京津地區的防禦部署更加嚴密,就算美軍更加強大、日軍也脫胎換骨,帕特里奇也沒有信心在嚴冬到來之前佔領北京。
如果在冬季攻打北京,美日聯軍肯定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第三次南京會戰,美軍陣亡將士四萬多人。依照帕特里奇的估計,真要強攻北京,美軍的傷亡數字只會更大,不可能更小。當時,甚至有人認為,美軍將在北京付出十萬名官兵的巨大代價。
果真如此的話,恐怕在打下北京之前,美軍就全面崩潰了。
由此可見,帕特里奇肯定希望用談判來解決問題。如果能夠讓北京當局放棄抵抗,就算不能佔領北京,美國也能體面撤軍。
只不過,從一開始,帕特里奇就對談判不抱多大希望。
要知道,在北京支援事務的是幾個軍人,而且最主要的三名將軍都是他的老熟人了。
以帕特里奇對劉誠志、陳必時與羅耀武的瞭解,就算劉誠志較為軟弱,只要陳必時與羅耀武還能發揮影響力,東北軍就不會與美日聯軍進行任何性質的談判,哪怕是戰前談判,雙方只能用血與火來決出高下。
打,成了唯一的選擇。
從軍事上講,帕特里奇更願意把攻打北京的作戰行動延遲到二零一五年的春天。
問題是,到底什麼時候打,不由他決定。
美國的外交表態有一個很明顯的問題,那就是,只要北京當局沒有做出回應,美國就將在外交上處於進退兩難的地步。
外交失去轉圜餘地的直接結果就是讓美國當局只能將希望寄託在軍事行動上。
可以說,這是一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