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技術的提高。
《西路軍》 陳雲倡導學文化學機械學航空(1)
“前方在作戰在流血,你們要加倍學習!”
當春季最後一股源自甜滋滋的沙棗的花香漸淡漸遠時,新兵營和迪化城一同走進了萬物茂盛的夏季。
陳雲一方面透過蘇聯駐新疆領事館的電臺,發電報經蘇聯政府和共產國際再轉黨中央請示;一方面考慮到新疆與陝北路途遙遠,左支隊將士短期內無法回陝北根據地,可以利用新疆統一戰線的環境培養人才。他向大家宣佈:“在中央沒有新的指示前,新兵營全體指戰員要抓緊一切時間學習。要使新兵營成為一所培養紅軍人才的學校!”根據大多數指戰員是農民出身,當紅軍後才認識幾個字的實際情況,他決定先集中半年時間,突擊學習文化知識。
黃昏夕照,陳雲在暖風吹拂的院中散步。他走近正在站崗的肖顯清,和藹地問:“你們學習有什麼困難?你們打仗打慣了,能不能坐下來學習?”
“能,能坐下來,就是沒打仗痛快!”肖顯清紅了臉,低下頭說。
陳雲莞爾一笑,感喟頗深地說:“既要能打仗,也要能坐下來學文化,這可是為了將來更好的打仗!”
新兵營有人不習慣學習生活,不願意穿戴敵人的軍裝,堅決要求打回河西為犧牲的戰友討還血債,與延安的同志會合,挺進抗日前方。支隊長楊秀坤打仗是好樣的,學習文化與同級幹部相比落後了。有個幹部開玩笑地對他說:“打仗我們聽你的,學習文化你得聽我們的了!”由於撤銷了去蘇聯學習的計劃,他對個別人不滿,再加上這麼個玩笑,一氣之下用手槍自殺,經搶救兩個月後才出醫院。李特的警衛員用駁克槍自殺,中彈七發,沒有搶救過來。
陳雲在大會上動員說:“文化知識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沒有文化就像盲人。我們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是為了革命事業的勝利,現在在這兒學習文化知識,也是為了革命事業的勝利。內容不同,目標一致。希望大家要像在戰場上衝鋒陷陣那樣,向文化進軍!”
各大隊按每個人識字多少編成文化學習班。識字不足一千字的,編入語文初級班;識字一千字以上的,編入語文高階班。數學不分高低班,統一從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開始學。具有高小文化程度的教初級班,基本達到中學文化程度的教高階班。西路軍機關幹部中有人是學生參加紅軍,其中幾位墨水喝得較多。例如搞無線電的王子剛、劉寅,不但中文程度高,還懂英文,這些同志就成了“教授”。後來,黨中央還從延安派來了文化教員。
教材從哪裡來?陳雲設法籌措經費購買了一批中小學課本。數學課本很實用,語文課本都是“人之初,性本善”一類內容,不大適合。陳雲就自己動手,選了黨的宣告、決議等,油印後發給大家,作為學語文學政治的合用教材。各班在較大的宿舍掛上黑板就是教室,每人做個小馬紮,自己的膝蓋就是課桌。
教員就像教小孩子一樣從頭教起。起初是“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慢慢由淺到深,由簡單到複雜。牆壁上、樹幹上、操場上、寢室裡、廁所裡,到處都貼滿了識字牌。放機槍的地方寫著“機槍”,豎步槍的地方寫著“步槍”;牆上寫上“坦克”兩個字,旁邊就畫個坦克。每天從起床到睡覺,營房裡一片念字的聲音。
學員也是好樣的,意志的鋒芒像一把刀子。每天的作業,幾乎人人超額完成。筆墨缺,紙張少,就用樹枝蘸鍋灰水在石板上練寫字,用樹枝在細沙地上演算術。不少人睡覺時,把筆記本放在被窩裡,打著手電筒看。 。。
《西路軍》 陳雲倡導學文化學機械學航空(2)
陳雲又提出,除了語文算術這兩門主課外,還要學一些歷史、地理、自然常識。他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