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馬來亞秘密戰爭紀實(1)
17000英軍血戰5年
叢林中的帝國餘暉
1962…1966: 印尼…馬來亞秘密戰爭紀實
蘇鍔
對英國來說,印尼…馬來亞戰爭只能算作是一次大規模、低烈度行動。沒有常規部隊間的大規模交戰,更沒有公開宣戰,有的只是叢林深處的小規模交火,甚至是無聲的搏鬥;但對那些身處其間計程車兵來說,他們同樣得承受不期而至的死亡恐懼,以及身邊戰友猝然倒下帶來的痛苦。
蘇加諾的“反殖*義”政策
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初,東南亞的政治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原荷蘭、法國和英國的殖民地紛紛成為獨立國家,而美國則取代法國,逐步介入越南事務。1961年,美國開始向南越派遣軍事顧問,到1964年底,在越南的美軍已達23000人。次年三月,美國首次大規模成建制投入地面部隊,一場持續7年的殘酷叢林戰爭就此拉開帷幕。
而在更南面的馬來亞叢林中,另一場戰爭也愈演愈烈。1957年8月,英國在*了已進行9年游擊戰爭的當地共產主義游擊隊後,同意馬來亞獨立,成為英聯邦平權成員,並扶持馬來亞建立起了親西方政府。1961年5月,具有英國教育背景的馬來亞總理拉赫曼提出將馬來亞、新加坡和北婆羅洲合併組成馬來西亞聯邦,英國對此表示贊同。在經過多輪磋商後,1963年7月5日,英國、馬來亞、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在倫敦簽訂成立馬來西亞的協定,同年9月16日,馬來西亞聯邦正式宣告成立。
但這一舉動引起了馬來亞鄰國印度尼西亞的強烈反應。印尼早在1949年12月就從荷蘭人手中獲得了獨立。在印尼爭取獨立的過程中,英國曾幫助過荷蘭殖民者,這讓印尼總統蘇加諾非常不滿。婆羅洲的大部分地區屬於印尼,並被印尼稱為加里曼丹。蘇加諾一直對英國試圖將北婆羅洲和馬來亞合併的舉動感到不安,認為這會是殖*義者對印尼的一種威脅。他希望在該地區能出現一個和印尼共同進行“反對殖*義和帝國主義”鬥爭的北加里曼丹國。
而對逐漸傾向於東方陣營的蘇加諾的這種意圖,英國直接將其等同為試圖控制北婆羅洲。1963年1月,印尼外長蘇班德瑞公開宣佈,鑑於馬來亞政府“聯合新殖*義和帝國主義勢力,奉行敵視印尼的政策”,印尼將相應地採取與馬來亞對抗的政策。從4月份開始,印尼志願人員不斷滲透到沙撈越和沙巴地區,展開武裝襲擊活動。到7月末,隨著建立馬來西亞聯邦的程序發展,蘇加諾號召印尼人在各個領域同馬來亞展開鬥爭:“我們不能輕聲細語地去和帝國主義者交談。”
馬來西亞聯邦成立後,印尼當即與馬來西亞斷交。事實上,雙方的對抗早在近一年前就已經開始了。由於英國拒絕給予北婆羅洲自決權,1962年12月8日,汶萊發生了叛亂。叛亂由一個名為“北加里曼丹國民軍”(TNKU)的組織領導,其領導人名叫亞欣·阿芬迪。這個組織在汶萊和沙撈越擁有約4000名成員,但只有150人得到良好武裝。英國出動了包括陸軍第1營、第2廓爾喀步槍營等在內的4支營級部隊進行*。到12月17日,叛亂被平息。英國人確信這次叛亂活動得到了印尼的資助,因此將此次事件視為印尼奉行對抗政策的開始。
英軍強力介入印馬衝突
印尼控制下的婆羅洲(加里曼丹)與北婆羅洲的沙撈越、沙巴等地區有著長約1440公里的邊界線。為了便於管理,英國將沙撈越地區自西向東劃分為5個“師”。第一師位於西部的沙撈越首府古晉,而第五師則位於沙巴邊界附近。當然這裡的“師”僅僅只是一個行動地區概念,與實際軍事力量毫無關係。而沙巴則被劃分為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