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4頁

於是,景龍四年(公元710)正月,剛剛過完元宵節,中宗便選定了左驍衛大將軍、河源軍使楊矩為金城公主的送婚使正月二十八日,在家鄉度過了最後一個新年的金城公主沿著文成公主的足跡,踏上了漫長的入藏之路

金城公主入藏這年,赤德祖贊(即嘉祖茹)已經十三歲,金城公主的年齡雖沒有確切記載,推想也應該是與赤德祖贊相仿的

對於此次聯姻,唐中宗非常重視,他親自為年幼的侄孫女送行,一直送至始平縣(今陝西興平)才停下車輦,目送金城的車隊遠去將始平縣改為&ot;金城縣&ot;,分手之地為&ot;鳳池鄉&ot;&ot;愴別裡&ot;,並免金城縣百姓徭賦一年

——然而中宗在此時犯了一個絕大的錯誤不知出於何種因素考慮或者是他確實對金城公主依依不捨,一個月後竟主動提出將唐王朝的河源九曲之地贈予吐蕃,追加為金城公主的陪嫁這個不知輕重的決定成為後來唐蕃之間頻頻爭戰的重要導火索假若說從前唐蕃之戰只是為其它邦國而起的摩擦的話,此後卻成了雙方直接的對陣

九、唐蕃之戰與甥舅會盟碑

唐玄宗開元二年,吐蕃大倫坌達延取得了一場大勝,唐王朝不得不做退讓,正式將河源九曲割給吐蕃此後直到天寶十三年,才由哥舒翰收復

河源九曲雖然收復,此事卻成了唐蕃之間的一個心結,以至於安祿山之亂發生之後,吐蕃又趁亂頻頻起兵,吐蕃將領論悉諾(漢名馬重英)更於廣德元年(公元763)攻入長安這位論悉諾倒也有些意思,居然找來了金城公主的弟弟廣武王李承宏,將其立為大唐皇帝只可惜李承宏的皇帝只幹了15天,吐蕃撤退後他就倒了黴,被怒火中燒的唐代宗流放去了華州

然而常言道,盛極必衰,在大唐王朝遠離開元盛世之後,吐蕃國勢也一年不如一年,武功最盛的時期也一去不返

唐穆宗時期,即赤德祖贊與金城公主曾孫墀祖德贊時期,吐蕃開始尋求與唐王朝止息干戈之途,接連三次派使臣前往長安要求會盟並祝賀唐穆宗即位

公元821年九月,唐穆宗派宰相為首的大臣十七人,首先與吐蕃使團於長安西郊談定盟約,隨後再派專使於次年四月抵達拉薩設立盟壇,達成了最終的協議

唐長慶三年(吐蕃王朝彝泰九年,公元823)二月十四日,唐蕃會盟碑正式落成唐王朝的專使杜載參與了典禮此碑一共三塊,其中一塊至今屹立在大昭寺前,旁邊有一棵據傳是文成公主手栽的&ot;公主柳&ot;此碑被唐王朝稱為長慶碑,而吐蕃則稱其為&ot;祖拉康多仁&ot;,意為大昭寺前之碑通高478米,上有盝頂寶珠石蓋雖然唐蕃文字的碑文表述方式各有差異,但是重申唐蕃從此&ot;社稷如一&ot;的主旨卻是一致的

雖然戰事不斷,但自文成公主之後,吐蕃贊普一直以唐王朝外甥自稱的情形卻一直沒有變過,因此這塊碑也被稱為&ot;舅甥會盟碑&ot;

這塊巨碑的樹立,終於在根本上止住了唐蕃之間的時和時爭的局面,開始了和好之途

碑上漢盟如下:&ot;大唐文武孝德皇帝與大蕃聖神贊普,舅甥二主,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永無渝替!神人俱以證治,世世代代,使其稱讚是以盟文節目,題之於碑也文武教皇帝與可黎可足都贊陛下二聖舅甥,睿哲鴻被,曉今永之屯,亨矜愍之情,恩復其無內外商議葉同,務令萬姓安泰,所思如一,成久遠大善,再續舊親之情,重申鄰好之義,為此大和矣今蕃漢二國所守見管州鎮為界,已東皆屬大唐封疆,已西儘是大蕃境土,彼此不為寇敵,不舉兵革,不相侵謀封境,或有猜阻,捉生問事訖給與衣糧放歸,今社稷山川如一,為此大和然舅甥相好之義,善信每須通傳,彼此驛騎,一任常相往來,依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