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上屋搬下屋,不見一籮谷&ot;經過了多次搬遷,朱家的處境,到了貧寒都不足以形容的地步在傳說中,兒時的朱元璋曾經飢餓得想去挖小老鼠吃,卻在鼠洞中發現了大老鼠儲存過冬的各種糧豆於是大喜過望地兜回家中,讓母親將這些糧豆煮成了一鍋粥,飽餐了一頓對這鍋粥的記憶,一直在朱元璋的腦海中盤旋,當他登基為帝後,還特意要求御廚在那天熬製據說,這一天就是臘八,而粥就是臘八粥今天的人們仍然在臘八這天食用各色糧豆雜果煮製的八寶粥,又有幾人體會得了朱元璋兒時的痛苦
在艱難中,時間推移到了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這年朱元璋十七歲對於朱元璋來說,這個甲申是他一生都不願回想的年份就在這一年,江淮大旱,蝗災又起,瘟疫隨之肆虐,逃荒的、病死的、餓死的,江淮一帶十戶九空,朱家也未能倖免四月六日至二十二日,短短的十幾天裡,瘟疫和飢餓就奪去了朱元璋父親、母親、大哥、大哥長子,共四口人的性命
人死了總不能留在家裡可是這時的朱家窮得四壁蕭然,哪裡出得起棺材錢?朱元璋只能和二哥一起,將親人的屍體用草蓆裹著先抬到村外去據說玄乎的事情就在這時候發生了:地面居然湧成墳塋,將朱世珍夫婦給掩埋了在傳說中,這是老天爺為朱元璋這個未來皇帝選定的&ot;風水寶地&ot;,而且還特地為他做苦工,免去他挖土之累與這樣的玄乎相比,另一種說法更靠譜:兩兄弟不忍將父母兄侄丟棄在亂葬崗,卻又根本買不起葬地,於是抬著破席捲不知該往何處,只能在村外徘徊縛席的草繩早已陳舊,一來二去的就散斷了兄弟倆無奈,只得將屍體暫時放在一處山坡下,兩人先去向僱傭自家的大戶哀求,指望能施捨一塊葬地再怎樣的苦求,也沒有激起大戶絲毫同情朱氏兄弟只能痛哭著回到山坡去卻吃驚地發現,方才一陣雷雨竟引致山上泥石崩塌,將家人遺體都掩埋了起來目瞪口呆的朱家兄弟只能回村求助幸好,這片山坡地屬於另一富戶劉繼祖,他一口答應朱家兄弟就地為墓,埋葬家人
據記載,鳳陽是劉氏聚居地之一,此地先祖可上溯至漢高祖劉邦之弟楚元王劉交,先前拒絕施捨葬地給朱元璋的大戶也姓劉,與劉繼祖還是至親二十年後朱元璋當上了皇帝,劉繼祖被追封為&ot;義惠侯&ot;
&ot;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餚漿!&ot;多年後朱元璋追想父母的死葬場景,依然難以控制情緒,嚎啕痛哭,這也成為他稱帝後拒絕慶壽的原因
朱初一死後家人各奔東西的場面再次重演隨著朱世珍夫婦的棄世,朱家兄弟也不得不各謀生路朱元璋的大哥朱重四(朱興隆)寡妻王氏帶著剩下的一雙兒女(後來的江西大都督朱文正及福成公主)投奔孃家,二哥留在破屋裡為朱家守業以祭奠父母,三哥就近做了另一戶人家的上門女婿(此戶也姓劉)
最後是朱元璋據說朱元璋小時候常患重病,曾在當地寺院中寄名,後來家庭難以維持生計,而他出生前後又&ot;異樣&ot;連連,母親陳氏做為算命先生的女兒,認為這個小兒子實在&ot;命硬&ot;,不止一次想要乾脆將他送去出家,都因朱世珍反對而中止如今朱元璋沒處歸著,又想到了母親當年的計劃,乾脆自己把自己送進了寄名的寺廟皇覺寺當了和尚(原址在安徽鳳陽縣鳳凰山日精峰下)
然而破屋偏逢連夜雨朱元璋本以為進了寺廟就能有片瓦遮蓋,有充飢之食,卻沒有想到饑荒之年,寺廟所得施捨也極為有限,根本養活不了一眾僧徒和尚當了才個把月,朱元璋就不得不四處託缽遊方
和尚遊方,是好聽的說法,但實際的情形卻與沿街叫化乞討沒什麼兩樣,還少了些頭髮朱元璋在外遊食,破衲芒鞋,走遍廬州(合肥)、光州(潢川)、汝州(臨汝)、潁州(阜陽)等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