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取得印信,他又上車來,拿出代擬的分致國會、國務院和各省三個檔案,要黎宣佈本人因故離京,已向國會辭職,依法由國務院攝行總統職權。黎沒有抵抗簽了名。他獲得自由回到住宅後,馬上又把被迫簽名的情形通告全國。
黎離開北京後,各省直係軍閥發出了一片贊成內閣攝政和催促選舉總統的呼聲。
1923年6月直系驅逐黎元洪後,原擬定即進行總統選舉。不料國會議員紛紛離京,不但總統選舉無法召集,就是憲###議也因人數不足而經常流會。
黎元洪在直係軍閥的支援下,1922年6月再任總統,但又在1923年6月直係軍閥的脅迫下狼狽出京,算起來不多不少,剛剛一年整。
二度任民國總統的黎元洪,下野後,在天津建了一個網球場,經常在下午打一小時網球。冬天到來時,網球場改為滑冰場。黎元洪一向愛好書法,各方前來請他題寫詩文者不絕。退出政壇後的黎元洪自由自在地出入、看戲,藉此機會和百姓接近。
1926年,黎元洪突患腦溢血,次年好轉。1928年初夏,偕夫人到英租界看馬賽,舊病復發,不能言語,6月3日去世,終年64歲。6月28日,南京國民黨政府為黎元洪舉行國葬,全國各地下半旗致哀,鳴禮炮17響。黎元洪成為國民黨取得政權後享受國葬隆典第一人。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一、投袁發跡
1917年8月——1918年10月任###代總統。
一、投袁發跡
馮國璋,字華甫,1859年1月7日出生在直隸河間縣詩經村的一個農民家裡。在這個年代裡,農民的兒子,要光宗耀祖,唯一就是科場功名。馮國璋開始也是走這條道路,進入書院讀書,但由於家境貧寒,無法繼續供讀,勉強支援幾年,終於停止了學業。
為了維持家庭,馮國璋經一個淮軍的族叔介紹,到天津大沽投了淮軍。淮軍是李鴻章建立的一支軍隊,隨著李鴻章的地位上升,淮軍的勢力不斷擴大。為了訓練新式軍官,在天津創辦了北洋武備學堂,挑選淮軍兵弁入學。馮國璋念過書,有些底子,得到統領劉洪的推薦,考上北洋武備學堂第一期。
馮國璋在軍隊幾年,但他又想走科舉之路,容易出人頭地。1885年他回到原籍順天府鄉試中卻名落孫山,為此他又回到武備學堂學習。因成績不錯,1890年(光緒十六年)在武備學堂畢業後,被留任教官。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聶士成、左寶貴、馬玉崐等率部在遼東與日軍作戰;這時馮國璋跟隨了聶士成,由於精明能幹,受到聶士成的重視,被派往管理軍械局。
甲午戰爭失敗後,李鴻章聲望大跌。聶士成卻升任直隸總督。當時駐日公使裕庚需一名軍事隨員,聶士成便推薦了馮國璋。許多中國人在探討日本強盛的原因,並提出效日本進行改革。馮國璋隨裕庚出使日本,乘機結識了一批日本軍界人士,其中後來擔任日本士官學校校長的福島安正和後來做了袁世凱軍事顧問的青木宣純。馮國璋還考察了日本的軍事情況,編成了兵書數冊,希望回國後得到晉升。
1896年馮國璋從日本回國,即帶上這幾冊兵書去見老長官聶士成。聶士成此時駐守天津蘆臺,參考德國軍制編練新軍。可是,聶士成對這些兵書不感興趣,但又不使這個老部下的意圖失望,便將兵書推薦給了正在天津小站訓練新軍的袁世凱。
袁世凱在淮軍任過職,並跟吳長慶去朝鮮,後又升任指揮三個營的指揮官;李鴻章對他又十分器重,認為他“膽略兼優,知大體,有軍事才能”,而後得接替胡燏棻主持小站練兵。袁世凱也是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