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這裡。唐浩悄悄抬眼朝胤和胤詳看去,發現兩人並沒有生氣的樣子,這才道:&ldo;我記得康熙爺有句話叫永不加賦!&rdo;
&ldo;那是順治爺說的!&rdo;
胤詳提醒道。
&ldo;是……是……!&rdo;
唐浩連忙道,這心裡也只有個大概概念,那裡知道這具體是誰說地。
&ldo;接著說罷。&rdo;
胤的話顯得緩和多了。
唐浩點點頭,接著道:&ldo;但是我以為,不僅僅要永不加賦。應該進一步減賦。這樣百姓的生活才能越來越好,自然也沒有人有那個什麼心思去和朝廷作對了。\\\
胤微微皺皺眉。顯然對於唐浩這話並不是很贊同,不過也沒有出言糾正。
胤詳則露出了一絲興致勃勃的樣子。
二人沒有反應,唐浩便也接著說道:&ldo;但是有一點,這減賦了,勢必影響國庫的稅收,看上去這有些矛盾,其實這並不矛盾,因為這上面的稅收,可以用商業來彌補,而且和商和農其實並不敵對,而是一個相互聯絡的關係,我打個比方,我做地絲綢生意,兩位爺鼓勵我做,那麼我就可以將揚州的絲綢大量的販運到京城來,因此這楊莊就必須多產絲綢,而這當地的百姓就必須多養桑蠶,多載桑樹,因此朝廷可以估計他們在在路邊,田間多栽桑樹,這百姓見了,自然爭先種植,養蠶,這樣他們也有銀子賺,當然,兩位爺也可能擔心他們因為養蠶而荒廢了土地,這不要緊,只要朝廷頒布一個法令,凡是這種達到朝廷規定的產量之後方可養蠶,這樣那些百姓想多掙錢,自然得好好的種好地。而退過來說,我的貨物多,這繳的稅自然也多,對於朝廷而言,其實做了個無本的買賣。&rdo;
&ldo;生意人就是生意人,三句不離本行!&rdo;
胤評價道。
胤詳則笑了笑,道:&ldo;怎麼一聽,你話也有道理,不過這商人多奸詐,你估計經商,豈不是百姓都去經商了?&rdo;
&ldo;十三爺眼裡的商人是奸詐,因為他們唯利是圖,則是商人地本性,小的也是!&rdo;
唐浩立即說道,倒也非常的坦白,&ldo;但是,商人這唯利是圖的其實也可以利用,而且這經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了,至少得有要本錢,對於那些種地的百姓而言,可沒有多少人願意去冒這個險,而現在朝廷欠缺的,就是一部完善法典,一部約束這些商人的律法。而在小的不才,心中倒一些想法,要是兩位爺感興趣,小地可以寫出來,給兩位爺過目。&rdo;
&ldo;你動律法?&rdo;
胤詳驚訝道。
&ldo;廢話!&rdo;
唐浩的心裡不由的罵道,這當初的《商業法》等等,自己可是研究得非常的透徹,那也是背地滾瓜爛熟,要默寫出來自然沒有任何的問題,畢竟幹那行,就得熟悉那行的法規,這樣的話才能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打擦邊球,然後為自己獲取更大的利益的同時也不會觸犯法律。
現在胤詳問起,唐浩自然點點頭,道:&ldo;這個我也知道,要是二位爺感興趣,我明天就派人給你們送來!&rdo;
唐浩表現得如此地積極,當然不是相當什麼改革家,這改革家一不留神那可是要掉腦袋地,那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自己才不會去幹,而之所以這樣,目地就是想讓這局勢對自己有利。
&ldo;那好,你寫出來,也給我們看看!&rdo;
胤淡淡的說道,然後揮揮手,道:&ldo;接著說!&rdo;
唐浩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