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了蒙古部落,給韃子帶來了極大的助力。在林丹汗死了以後,蒙古各部落,和明國的關係都不好。因此,跟在韃子的後面,對明國實施報復,也是蒙古騎兵願意接受的。
蒙古騎兵的數量大量的增加,意味著在進入明國腹地以後,韃子可能襲擾的地方更大更多更遠。只要有足夠的兵力掩護側翼,韃子騎兵的主力,深入到山東,是完全不成問題的。屆時,整個北直隸,山西的北部,山東的西部,都可能成為戰場。馬軼推測,韃子就算不能直接找虎賁軍廝殺,也極有可能是透過武力,迫使明國朝廷,向張準施加壓力。
虎賁軍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同時,從江南那邊也傳來訊息,揚州商業協會推遲了。日期改在明年的三月份。孤帆遠影碧空盡,煙花三月下揚州。三月份在揚州召開商業協會,的確是不錯的選擇。三月份的揚州,乃是一年中景色最美的時節。往來揚州的大商家,可以更加愜意的欣賞揚州的春色。
然而,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次揚州商業協會的改期,肯定是有緣故的。揚州商業協會推遲的原因,外界不得而知,張準卻是很清楚。無非是江南的大商家,對於他張準的到來,存在嚴重的分歧罷了。在這種分歧消除之前,揚州商業協會還有可能繼續推遲。
不錯,張準的確是能打仗,的確能夠給他們安全感。如果韃子有南下的意頭,張準可以將他們擋住,保護江南的安全。但是,張準的破壞力也很強。張準實行的很多政策,江南的大商家大地主都非常的忌憚。尤其是《均田令》,實在是觸犯了太多大戶人家的權益。甚至可以說,江南大地主對於均田令的忌憚,完全不在韃子之下。
江南的豪強地主,土地最多的,有數十萬畝。一般的大戶人家,都有上萬畝的田地。要是田地不超過萬畝,根本都不好意思跟人說自己廣有良田。說的不客氣一點,江南根本沒有所謂的自耕農,全部都是大地主特色經濟。《均田令》一旦在江南推行,這些人必然以最強烈的姿態反抗。
這些大地主大力種植經濟作物,頗有點莊園經濟的性質。比如說,蘇州常熟譚曉的經營方式就頗具典型意義。他的經營規模很大,並且獲得實際的成功。他僱傭百餘名鄉民為其勞動,他將部分土地出租,大部分土地僱工經營。
從他數以萬計的土地來看,從墾闢、種植到管理,需要的僱工數量是很多的。譚曉莊田中的大部分產物都是投放市場的,空間利用非常巧妙、合理。可以說,這是一處以商品性生產為目的的、立體化經營的農場。
又有萬曆年間的潘允端,在他田莊擁有的一、二千畝土地中,有相當一部分僱工經營。種植的作物品種也是多樣,包括稻、麥、豆、菜子、棉花、蔬菜,以及西瓜、棗、桃、柿、櫻桃、桔、李、梅、香圓等果品,木樨、桂花、梅花、牡丹、薔薇、竹、柏、松、冬青、檜、棕櫚等花木。田莊產品除自用外,也有部分產品投放市場。也是一處典型的大農場式經營。
這些莊園經濟,都是以大量的田地為基礎的。面積最少的莊園,都有數千畝,大型的莊園,甚至有上萬畝。可以說,這樣的莊園經濟,其實是江南經濟的主導。江南的人們,都已經習慣這樣的經濟模式,張準要一下子推翻,他們當然不幹。
此外,東林黨也是一個很大的掣肘因素。東林黨的大部分成員,都擁有大量的田地。比如說,葉向高的家族,擁有良田十幾萬畝,家產不下百萬兩白銀。張準要是推行均田令,葉向高恐怕是要從墳墓裡跳出來和張準拼命的。錢謙益的家族同樣如此,同樣擁有十數萬畝的田地。
可想而知,張準要在江南推行均田令,難度有多大。明代士大夫和豪強士紳最大的特點,就是隻顧自己的利益,罔顧國家的利益。只要自身的利益不受到侵犯,投降李自成,投降韃子,都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