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章 壯年戰場

興復道境空間中的三處戰場,分別代表著青年、壯年、暮年三個階段的諸葛亮。 獨屬於諸葛一的歷史片段中的那青年諸葛亮以一首隆中對配合著若有若無的龍氣加持,最終取得了絕對的壓倒性勝利。 他之所以能贏得比較輕鬆並非青年興復諸葛較之其他兩位更加強大,恰恰相反,青年諸葛是三位興復諸葛中最弱小的。 因為諸葛一對於他的投資以及經歷的場景同樣是最少的。 可相對的他的對手也是最弱小的,並且在至少三分之一的歷史片段中,那些青年諸葛亮都和這位興復青年諸葛亮相差不大。 相互之間的認同更高。 說白了,這一場勘定最後涉及的雖遠遠不止認同,但這三處戰場的核心就是讓不同的自己認可自己。 自己認可自己,也許這是最簡單的,絕大多數普通人哪怕是再挑剔之人,認可自己倒也是不難。 可這也是最難的,因為當你擁有了自己的歷史軌跡之際,讓你認可一個另外軌跡的自己,又豈能那麼簡單? 青年諸葛在取得眾多相似諸葛亮的加入後,以眾擊寡最終取得了勝利,可人數最多的壯年戰場就沒那麼幸運了。 壯年諸葛亮戰場中,屬於諸葛一的興復諸葛亮的背後是一面碩大的漢之大纛,大纛旁則是以鮮紅文字書寫的【興復漢室】。 這是壯年諸葛亮開始一生的夙願! 當大纛立起的瞬間,那大纛上的【漢】字就彷彿變成了一件至寶一般,短短時間內,就有超過三十位壯年諸葛亮選擇與興復諸葛亮融為一體。 在他們的歷史軌跡中,也許正在經歷著這一切,所以當這大纛豎立的那一刻,興復漢室也成為了他們的願望,這一切就是他們共同的目標。 可也就區區三十人罷了,整個壯年諸葛亮戰場至少有百人,並且這還是已經精簡過一波的人數,三十人也許從佔比來說是人數優勢。 可最終結果可不是少數服從多數,如果無法說服對方,那隻能讓對方暫時物理消散。 這才是勘定歷史時最艱難的部分,除非你的那股歷史片段可以眾望所歸,不然只能一戰,這種戰鬥可不是簡單的天弈棋局。 則更偏向於極致的思想武器,準確說應該是無限制,放大版的思想武器對轟。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最先出手的自然是作為東道主的興復諸葛亮,作為他最強大的思想武器,一篇《出師表》正是他最直白的寫照。 只見興復諸葛亮發聲之後,在他背後那漢之大纛附近立馬出現了金戈鐵馬之聲,隨即有大量頭懸白巾,悲痛而堅定的漢兵出現。 其兵方一出現,就朝著點將臺下諸多壯年諸葛亮殺將而去。 在這個瞬間四周的其餘壯年諸葛亮自然也沒有坐以待斃,他們各自並不認可,但在此時,他們的敵人只有一個。 所以看似傲立於點將臺的興復諸葛亮是最強勢的一方,實際上他需要同時面對和擊敗所有人。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一位手持竹簡的布衣諸葛亮面對來犯漢兵,同樣口中吟誦,亦是屬於諸葛出師表中的文字,但此時在他的語境歷史之中卻發揮著截然不同的蘊意和威能。 只見他的話剛剛說完,他周身就彷彿置身於青色雲霧之中,竹簡來回組合,蘊含著史家之力,而那漢兵在靠近他之後,一個個彷彿失去了目標一般不再進攻。 另外一邊,一位書生裝束的諸葛亮雖然年過中旬依舊躬耕於隆中,可他依舊安貧樂道,面對來襲漢兵,口中低吟:“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僅僅一句話之後,那些氣勢洶洶的漢兵,就在他的草廬之外躬身行禮,不再輕進半步。 如果說諸如這兩位諸葛亮的反應,在場大多數諸葛亮都是以較為平和的方式輕鬆化解了漢兵的襲擾,那麼在另外一側,彷彿和這一處格格不入。 一位身著戎裝,白衣亮甲的諸葛亮,輕蔑地看著那些漢兵,竟然不發一言,提劍就砍,分配到他那個位置的漢兵甚至不夠他塞牙縫的。 短短數個回合就被斬殺殆盡,並在此時白甲諸葛亮傲氣發聲:“有文事必有武備。” 言語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