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第一章 女性風情

質本潔來還潔去�

關於女性話題的種種觀點中,“獨立、平等、智慧、靈秀”等,似乎已成了各色人等的共同審美理想。而詩經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一膾炙人口的名句,正好說明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淑女美德是重要的內容。尤其是在“野蠻、性自由”被一些人拿來當做新女性標籤的時下,淑女的氣質和風範,更顯得彌足珍貴。

淑女氣質和風範的涵義絕對不等同於中國傳統意義的禮教名詞,它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女人在儀表、談吐、舉止、思維上和行為習慣上一種獨具中國特色的女性魅力,真正表現出女人純潔、真摯的人格魅力的方面。

中國傳統禮教思想束縛下的淑女是不值得提倡的,因為它抹煞了女人應有的魅力和價值。我們今天所提倡做的淑女是在傳統美德基礎上又不失現代社會價值的淑女,是新文明、新文化、新時代背景下的新新女性。提倡做淑女,總比提倡做“野蠻女友”、“作女”好。這並不意味著復古倒退,不合時宜,束縛個性,而是使女人更具有個性、魅力和品位,恢復女性的本來面目。

淑女首先在氣質上要體現優雅。

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女兒,個個蘭心蕙質,才藝過人。其中,又以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最具代表性。林妹妹既是“作女”的代表,又是‘淑女’的形象。對於黛玉而言,其賢淑的一面,表現的是優雅。如果優雅女人能被冠以“黛玉”的稱呼,這說明她首先是一個比較有女人味的女人。

黛玉,藝術化、憂鬱、喜歡閱讀和寫作,她才貌出眾,高人一等,對愛情有著異常執著的追求;柔弱多病,先天不足,行動輒如弱柳扶風;黛玉守貞,奉守“質本潔來還潔去”的信條。

“黛色之玉”,“愁凝歌黛欲生煙”,“花飛花謝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這個滿口詩香、崇尚經典閱讀、手執羅帕輕掩淡唇的如煙女子,引得多少代人憐香惜玉、嘆息垂淚。

她的憂鬱、唯美和經典,她冷冷的淡淡的愛與哀愁,展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初始淑女的形象。她外表柔弱,內心卻充滿睿智。她生活於文化底蘊深厚的大觀園中,追求雅緻情趣和孑然處之,她的靈魂,是敏感、聰明、憂鬱的綜合體。

林黛玉是一個天真率直、喜歡浪漫、崇尚自由的女人。在那種“女人無才便是德”的年代,她偷偷地看《西廂記》,並且達到了一種如痴如醉的程度。《西廂記》中的經典臺詞她常會脫口而出,確實有點過人的才華。

淑女應像黛玉一樣是個感情豐富的女人。在心愛的男人面前,內心保持著最柔軟的不可觸控的疼痛,保持著善良而多情的心靈,有著所有女人對愛情的渴望。

她們時而情感流溢,時而嬌羞萬千;時而如水溫柔,時而天真可愛;時而風趣盎然,渾身散發著女孩的清純氣息。

當然也會因落寞而難過,也會因感動而掉淚。更要知道什麼是適可而止,知道該在什麼時候出現,知道該如何表現自己的美麗。

黛玉雖得賈母寵愛,但過分纖細的敏感提醒她處處留心,時時在意,不要多說一句話,不可多行一步路,恐怕被人恥笑了去。為了保證自己的“身子是乾淨的”,為了“出淤泥而不染”,“質本潔來還潔去”,就連死了,她還是想著要離開——“你好歹叫他們送我回黛玉是水做的骨肉,內心敏感、情感脆弱。生命的易逝,人情的冷暖,使她深邃的眸子中滿含憂世

之傷。她與寶玉感情上的挫折,更是讓她痛煞心肺,每日相伴的詩書琴畫,春來春往,都會讓她憂鬱哀傷。

當“黛玉葬花”的纖弱身影出現在大觀園中,她那多愁善感的複雜情感,是把自己的遭遇聯想其中,擔心年華老去,她是在割捨一種情懷,一段歲月。

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