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虛以待人,忍胯下之辱而成王霸之業,這些都是他的可敬之處。韓信的不足,是缺乏自知之明。所以,他說別人會說,事情一輪到自己頭上就糊塗了。他總認為自己奇貨可居,功不可沒,沒想到一旦天下平定,可居的奇貨就會變成燙手的土豆,過高的功勞則只會引起君主的猜忌。劉邦降他的爵位奪他的封地,原本既有薄懲之心,也有示警之意。他卻又是撂挑子,又是摜紗帽,又是發牢騷,又是講怪話,最後還打算孤注一擲,搶班奪權,當然是以卵擊石,自取滅亡。總之,劉邦既有知人之明,又有自知之明,所以劉邦勝利了。項羽既無知人之明,又無自知之明,所以項羽失敗了。韓信有知人之明,無自知之明,所以雖有成功,終至失敗。

缺乏自知之明,其實也不能真正知人。韓信以小人之心對待鍾離眜,又以君子之腹度劉邦,簡直就是顛倒荒唐。這裡說的“小人”,還並不完全是指道德意義上的,更是指心理意義上的,即度量狹小之人。劉邦仇恨鍾離眜,韓信也不是不知道。如果害怕劉邦怪罪,當初就不要收留他。既然收留了,就該保護到底。老子豁出去,就要保護這個朋友,劉邦又能怎麼樣呢?也不能怎麼樣,也許反倒會生出幾分敬意,生幾分畏忌。韓信缺乏這個度量,使了個小心眼兒,結果出賣了朋友,又出賣了自己。

四 劉邦的長處(1)

劉邦大約就不會這樣。劉邦這個人,雖然沒什麼大本事,卻也敢做敢當。他當亭長時,曾押送服勞役的犯人到驪山去,一路上開小差的人不少。於是劉邦乾脆把犯人的繩子統統解開,說,你們都走吧,我也一走了之,沒什麼大不了的。可見劉邦並沒把什麼職銜放在眼裡,也沒把什麼王法放在眼裡,更不會因為要保住亭長的差使就什麼出格的事都不敢幹。只要他認為該幹,就會去幹,沒那麼多小心眼,也沒那麼多小算盤。這樣大度的人,韓信自然不是對手。

實際上,韓信的錯誤,正在於狐疑,即所謂“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事實上他一直在反與不反之間猶豫。正好劉邦對他的感情是複雜的,他對劉邦的感情也是複雜的,既感激,也怨恨,既蔑視,又畏懼,因此一直拿不定主意是反還是不反。當然,韓信的反,是被逼出來的。劉邦不逼他,他不會反。但要說他的造反或謀反完全是誣陷,似乎也不通。從他出賣鍾離眜一事來看,韓信似乎也不是什麼靠得住的人。他能背叛鍾離眜,怎麼就不能背叛劉邦?只不過在有條件背叛時不背叛,做了人家籠中之鳥時卻蠢蠢欲動,未免糊塗罷了。這其實因為韓信是英雄不是梟雄,是軍事家不是政治家。他的狠毒程度和卑鄙程度都比不上劉邦,總是心存忠厚心存幻想,覺得以自己的功勞和雙方的交情,劉邦也不會把他怎麼樣,結果猝不及防,做了人家的刀下之鬼。

的確,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是容不得猶豫和狐疑的。劉邦最大的優點,就是能當機立斷,乾淨徹底,做什麼都很到位,一點也不黏糊。劉邦自己雖然沒什麼本事,也沒什麼計謀,但判斷力極強,也敢拍板,而且豁得出去。正是這種資質,使他多次轉危為安,化險為夷,終至以弱到強,步步走向勝利。究其所以,就在於劉邦是流氓,是流氓中的英雄,因此敢於拿生命豪賭一把。韓信是流氓卻又有貴族氣,結果在氣度上反不如劉邦。

劉邦端的稱得上“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用人時真能放開手用,整人時也真能下得了手。劉邦手下,真是什麼人都有:張良是貴族,陳平是遊士,蕭何是縣吏,韓信是平民,樊噲是狗屠,灌嬰是布販,婁敬是車伕,彭越是強盜,周勃是吹鼓手,劉邦都一視同仁,各盡所長,毫不在乎別人說他是雜牌軍、草頭王。但他殺起人來也六親不認。他曾誤聽讒言,以為樊噲有不臣之心,竟命令陳平去殺樊噲:“平至軍中,即斬噲頭!”樊噲可以說是劉邦最鐵的哥們兒,早年在沛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