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就囂張吧!看你們這群狗日的能張狂到什麼時候,等國防軍打過來!”
望著海岸上兩個揹著槍巡邏的日本兵,李清明在心中輕語著,儘管現在石觀音鎮上少有十幾臺收音機大都被井村大隊長下令收去,但是從報紙上人們還是知道,日軍在旅順在朝鮮的慘敗,祖國會忘記臺灣嗎?當然不會,就連日本校長從新聞中聽到“旅順戰失、十萬健兒玉碎”的報道後臉上露出的恐色時,不自主的在唇間的喃喃著“臺灣,下一個就是臺灣了!”
“殺敵何需更渡海,十萬倭奴引頸同。鋼鐵彈雨忠魂血,捷報傳來齊喝彩,國防軍系民族光,撻汝倭**閥狂。國仇重重指日雪,誓到東京飲瓊漿!”
李清明在嘴邊輕聲念著這首從的收音機裡傳出的小詩,在唸頭“誓到東京飲瓊漿!”時,李清明朝著西北方望去,那裡才是自己真正的祖國。
“紅、黃、藍、白、黑五色旗。”李清明的書包裡裝著一塊黑布,這是李清明用壓歲錢買的布,每天晚上寫完作業後,李清明都會用針縫著國旗,儘管如果被日本人發現誰的家中有五色旗,就會以通敵罪處決,但李清明仍然固執的偷偷的縫著旗。
位於臺北城中的臺灣總督府,是日本治臺的最高統治機構,建築規模也數最大。日本據臺後的臨時總督府設在清末的布政使司衙門,直到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才有興建永久性廳舍的計劃,當時在城內選定地址原已有陳姓及林姓的宗祠,為了建造總督府,勒令兩祠他遷。倭人擇城核心心地帶,並且將總督府朝東門,似乎刻意象徵旭日東昇。
總督府於1912年動工,1915年舉行上樑典禮,於1919年竣工,總面積超過3。3萬平米,為當時東亞少數大型建築之一。自1919年完工以來,便一直是全臺灣最高政權核心,為當時全臺最大的建築工程,這座後期文藝復興式樣的五層大廈,中央突起九層,最只設計只有六層,但為了凸顯統治者絕對的權威,將高度提高至九層,塔身高六十米,可以俯瞰臺北盆地全景。
整棟建築物是以正大門入口小樓為基礎,一層一層緊密相連,結構嚴謹,造型對稱,設計精細。室內隨處可見高聳的圓柱,雅緻的雕飾,深邃的迴廊,精巧的拱門,充分表現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式之建築特色。不過此時,這座象徵著日本在臺最高統治機關的總督府,卻全然不見過去的精美,從戰爭爆發後的第四天,整個臺灣就遭到中國海軍航空兵的大規模轟炸,儘管轟炸的重點是駐臺日軍的工事、營房、軍需倉庫,但總督府自然也不會放過,在長時間的轟炸中,這座建築已經嚴重損毀。
“……臺灣西海岸有600公里海岸線,沿海平緩,易於登陸。約300公里適合大規模登陸,但是我們的兵力非常有限,戰爭爆發後,帝國從本土調來的三個半師團中,均為新建師團,官兵良莠不齊,透過新建師團在朝鮮的表現,在面對中**隊炮火與戰車時,新建師團雖不至一擊即潰,但也無力堅持。現在我們的防禦重點放在臺北淡水河一帶。但是**軍在侵入朝鮮時,使用的新型登陸艦隻證明,臺灣西岸每一處適合登陸的區域都有可能成為中**隊的登陸點,臺北州、新竹州、臺中州、臺南州以及高雄州從北至南每一處海岸都有可能變成中軍的登陸場,……鑑於登陸場不確定部隊缺少火炮、機槍甚至步槍數量亦不足所需,因而只能將部隊分置於各城修建堅固工事,靜待**軍登陸……透過對臺灣的通訊系統、橋樑、鐵路中心進行戰術轟炸造成的破壞,**軍已經削弱了我們對進攻做出反應的能力。”
在臺灣軍團司令官中川健仁彙報時,田健治郎這位臺灣淪陷後第一位文官總督眉間的愁容越濃,戰爭爆發之後,為了加強臺灣的防禦,田健治郎用了一切可能,沿海岸修建工事、徵召臺籍兵等等,關東派遣軍的覆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