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第一章 六號街坊(一)

長久以來,在我的腦海中始終有一段揮之不去的記憶。三十年了,那些人和事以及這座古城的變化,彷彿一部電影歷歷在目。改革開放、恢復高考、知青返城、喇叭褲、搖滾樂、倒爺、糧本票證、企業重組、下崗待業、BP機大哥大、房地產、股票、拆遷……如此種種,凡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都無法真正的忘卻。一段記憶就是一段歷史,它也剛好折射出共和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所走過的艱難歷程。一切紛紛擾擾、悲歡離合,無不烙下時代的印記,國和家非概莫如此。這個故事就從我們家說起……

第一章 六號街坊

我出生的城市是一座古城,位於伏牛山腳下,黃河南岸,處在中國版圖的腹地。由於地理位置顯要,歷來被列為兵家必爭之地。泱泱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竟有一千多年大小十幾個朝代在此建都,因此便有千年帝都的美譽。

這座城市並不太大,群山環繞,邙山、伏牛山、龍門山依次排列,把小城緊緊的包裹其中。一條洛水橫跨東西,穿城而過,加之北面的黃河和南邊的伊水形成中原地區少有的水系發達的城市。

在解放以前,如果單就中心城區而言卻無法令人如此驕傲。原來的舊城我們稱之為老城區,是一個東西不過五公里,南北也就三公里的小城廓。由於連年戰亂,四門城牆早已破敗不堪,滿目青磚灰瓦的老式建築橫七豎八地分佈在大街小巷,猶如一個大雜院。城內沒有一條像樣的街道,稱之為小巷恐怕更合適。居民大多臨街而居,會做生意的,找個鋪面賣些針頭線腦油鹽醬醋什麼的,稍大些也不過開個飯莊賣個洋布之類,算是很體面的行當。那時唯一的工業基礎僅僅是鐵匠鋪、白鐵皮房等小作坊,給人打把菜刀鑄個鋤頭抑或是修鍋補壺等等,但也是讓很多人高看一眼的技術手藝。

古城真正的變化可以追塑到上世紀五十年代。那時全國剛剛解放,百廢待興,從日偽時期和國民黨政府遺留下來的工業設施大多集中在東北和江南地區。從戰略的角度講,這些國之命脈距離邊境實在太近,極易受到攻擊和破壞,對新生的共和國發展建設十分不利。因此中央決定實施西遷計劃,把東北的部分重工業基地和上海的輕紡工業轉移到這座古城。當然不會在狹小的老城區,而是在西邊重新開闢一塊土地,鋼鐵、電廠、重型機械製造、軸承、耐火材料、有色金屬、紡織、玻璃等等十幾個大型企業拔地而起,足足把原來的小城擴大了三倍。來自全國各地的數萬建設大軍及工程技術人員紛紛匯聚於此,從而打造出一箇中原地區獨一無二的重工之城,使這座原本古老而略顯破敗的城市憑添了一絲現代化的氣息。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一章 六號街坊(二)

我們家所在的東方機械廠就是在這個時侯誕生的。廠區規模巨大,一眼望不到頭,僅職工人數便不下兩萬,屬於特大型部級直屬企業。那時父親梁慶祥在總廠技術處擔任技術員,母親徐玉萍是二分廠醫務室的一名實習醫生,兩人都是大學生,1956年結婚之後雙雙從上海來到這座古城的。當時他們正值風華正茂朝氣蓬勃,懷揣著為祖國建設奉獻青春的理想和激情,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轟轟烈烈的事業當中並深深地紮根在這片土地,這一待便是一輩子。

我們居住的六街坊離廠區不遠,騎車十分鐘便到。說是街坊,用現在的話說叫小區更準確些。幾萬人的大廠,人員來自四面八方而且拖家帶口的,因此衣食住行等生活設施自然必不可少。廠區周圍佈滿大大小小几十個住宅群,成排的平房和四層公寓樓密密麻麻。但並不是雜亂無章,而是經過規劃的有序排列。管理問題早在建設之初就已經考慮過了,把分屬不同區域的住宅分割成若干小塊,用圍牆或道路隔開,形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院落並進行統一編號,這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