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高峻需要考慮的問題。
王棟早就告訴他,只要能拿下fn公司,錢不是問題。
至於王棟哪來的信心,高峻心裡有數。
穆沙拉夫一直在沙特活動,而且頻繁拜訪瓦利德王子,肯定早就把收購fn公司的事情告訴了瓦利德王子。
有這個大土豪撐腰,錢是問題?
別說瓦利德王子掌握著沙特王室基金部分運營權,能調配數千億資金,只是他的個人資產就有數百億美元。
何況,收購fn公司,讓d&f公司發展壯大,沙特也能獲得巨大好處。
土豪嘛,在乎的肯定不是花多少錢,而是在花了錢之後能不能辦好事。
只要能把事情辦好,那麼花80億歐元與花100億歐元就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第292章 有取有舍
凌晨四點左右,瑟琳娜再次接到高峻打回來的電話。
隨後,高峻把相關資料發到了公司的郵箱裡面。
談判已經結束,因為德國集團控股空司開出的價格為70億歐元,所以bae系統公司順利拿到收購權。
100億歐元將按照持股比例分配。
因為d&f公司已經透過換購獲得了bae系統公司持有的股份,而且該協議沒有包括眾多小股東,所以實際需要支付的收購經費不是100億歐元,而是大約83億歐元,具體數額要在核算之後才能確定。
也就是說,瓦倫區政府、giat集團與德國集團控股公司家瓜分83億歐元。
雖然瓦倫區政府持有的股份最多,但是得到的好處卻很少,即瓦倫區政府出售股份的溢價部分得拿來償還債務,只是銀行貸款就有14億歐元,此外還欠了上游供應商大約4億歐元的貨款。
按照持股比例,瓦倫區政府大概能分到45億歐元。
扣除債務之後,瓦倫區政府拿到手的最多就27億歐元,而瓦倫區政府當年從giat集團手裡買回fn公司的股份花了20億歐元,算上期間的通貨膨脹與貨幣貶值,瓦倫區政府沒虧本就算萬幸。
當然,瓦倫區政府的收穫也不小。
保住了fn公司,為當地數千人保住了飯碗,還有穩定的稅收,以及上下游上百家企業的生計。
真正的獲益者是另外兩個大股東。
當年,giat用40億法郎就買下了fn公司,隨後以20億歐元把大部分股份轉讓給了瓦倫區政府。
現在,giat還能分到大約15億歐元,只是溢價部分就有數億歐元。
也就是說,兩次出售fn公司的股份,giat集團獲得了35億歐元,而當初的40億法郎摺合下來還不到10億歐元。
何況,在fn公司經營得比較好的那些年頭,giat集團每年都能拿到分紅。
只是,跟德國集團控股公司相比,giat賺到的就只是蠅頭小利。
當初,在瓦倫區政府改組fn公司的時候,德國集團控股公司一分錢沒出,透過技術交叉授權的方式,拿到了fn公司的股份,成為了大股東,現在把持有的股份賣出了23億歐元的天價。
也就是說,德國集團控股公司白賺了23億歐元。
其實,這還是次要的。
在過去十多年裡,同樣屬於德國集團控股公司的h&k公司,透過交叉授權獲得了大量屬於fn公司的專利,而且全都用到了新產品的開發上,只是省下的專利費就在10億歐元之上。
這裡面,還沒有包括h&k公司銷售新產品獲得的利潤。
要知道,如果沒有fn公司的專利授權,h&k公司的很多產品都無法發售,也就談不上盈利。
甚至可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