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鏟子挖了幾下適才陷住葉亦心的地方,不算厚的一層黃沙下,與沙丘的坡度平行,赫然露出一面傾斜的石牆,石牆上被人用炸藥炸出一個大洞。
看來炸開的時間不久,也就是最近這幾天的事,風沙將破洞的洞口薄薄的遮住了一層,葉亦心就是踩到這個破洞邊的碎石陷了進去。
眾人望著那石洞,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覷,這分明就是個石頭墓啊,難道已經被盜了?
我仔細檢視洞口的碎石,和爆炸衝擊的方位,精確的小型定向爆破,我做了那麼多年工兵,自認為對炸藥的熟悉程度,和背毛選差不多,要讓我來爆破這石頭古墓,頂天也就是這種水平了。
這是充分了解巖體的耐破性,爆炸只是把石壁炸塌,碎石向外擴散,絲毫沒有損壞石墓的內部。
看炸藥的威力,絕不是民用炸藥。離開部隊的好幾年,難道現在連現役解放軍也倒鬥了?肯定不是,也許是偷來的炸藥。而且在這種茫茫無邊的大沙漠,倒斗的人是怎麼找到這些古墓的?這附近地形地貌完全一樣,難道這世上除了我這個半吊子水平的,還真有其它會看天星風術的倒鬥高手?
對沙丘的清理面積越來越大,這是一面槌形的石牆,除了被爆破的這面,其餘的部分都深埋在黃沙之下。
這是一座魏晉時期典型的石頭墓,巨大厚實的山石砌成拱形,縫隙用麻魚膠粘合,這樣的石墓在西夜遺蹟附近十分常見,十九世紀早期,歐洲的一位探險家曾經這樣形容:“沙漠中隨處可見的石墓,有大有小,數不勝數,有一多半埋在黃沙下面,露出外邊的黑色尖頂,如同縮小版的埃及金子塔,在石墓林立的沙漠中穿行,那情景讓人歎為觀止。”
現在這些石墓已經被沙漠徹底覆蓋,很難尋覓其蹤影了,陳教授估計可能是和前幾天的那次大沙暴有關,大風使這座石墓露出了一部分,沒想到那些盜墓賊來得好快,考古隊還是來晚了一步。
新疆的古墓和遺蹟,在歷史上遭到最大的一次洗劫是在二戰之前,十九世紀早期,塔克拉瑪干東部的樓蘭,南面邊緣的尼雅,那些地方的文物幾乎都被搶光了,現在盜墓賊們都把爪子伸向了西南的黑沙漠一帶,這裡自然條件惡劣,人跡罕至,卻是盜墓賊的樂土。
這一路上我們已經見到了若干處被偷盜損壞的古墓,難怪陳教授如此焦急,拼了老命也要進沙漠,如果再不制止這一帶的盜墓活動,恐怕在不久的將來,什麼都剩不下來。
墓穴的破洞裡黑呼呼的,我和陳教授郝愛國等人打著手電筒進去檢視,墓室相當於一間小平房大小,裡面散落著四五口木棺,棺板都被撬壞,丟在一旁,到處都被翻得一片狼籍。
看那些棺木,有大有小,似乎是一處合葬墓,棺裡的古屍只剩下一具年輕女性的乾屍,長髮多辮,只有頭部儲存比較完好,身體都已破碎,其餘的料想都被盜墓賊搬走了。
新疆沙漠中的古墓,與財寶價值相等的,就是墓中的乾屍,我聽陳教授講過,古屍分為帶有水份的溼屍,如馬王堆女屍,還有蠟屍,是一種經過特殊處理過的屍體,凍屍存在於積雪萬年不化的冰川地區,鞣屍則類似於殭屍,其餘的還有象標本一樣的灌屍、齰屍等等。
乾屍中也分為若干種,有用石灰或木炭等乾燥劑放在棺木中,形成的乾屍,也有象古埃及用特殊防腐處理技術,人工製造的木乃伊。
而新疆的乾屍則完全是在一個高溫,乾燥,無菌的特殊環境下自然形成的,這種乾屍,年代稍微久遠的,就相當值錢,海外一些博物館、展覽館、收藏家們爭相高價收購。
陳教授見這處石墓中的其餘乾屍都被盜了,而且破壞得一塌糊塗,止不住唉聲嘆氣,只好讓幾個學生把墓中殘破的物品都整理整理,看看還能不能搶救出什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