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旗之下,張自盛和閩中師的參謀們用望遠鏡遙望著東面的戰場,李來亨所部騎兵表現出的戰鬥力以及與江浙明軍方陣之間的配合著實讓他們瞠目結舌。片刻之後,張自盛由衷的嘆了口氣,繼而喃喃自語道:「這就是三堵牆啊,果然是名不虛傳。」
所謂三堵牆,既是闖軍的一種騎兵戰法,亦是闖軍的一支騎兵精銳部隊。從明末北方的屍山血海里殺出來,此前也曾在一片石讓吳三桂吃盡了苦頭,甚至還一度在陝北讓阿濟格進退失據,當年金聲桓、王得仁反正,張自盛聽王得仁提及過闖軍的三堵牆,如今一看,果是不負盛名。
此間的三堵牆,其中還有一些李來亨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的微調,但是清軍的優勢騎兵完全被玩弄於股掌之中,傷亡不斷增加,東面戰場顯然已經不用再去擔憂了。
眼見於此,放下了心的張自盛也沒有猶豫,乾脆將閩中師下屬的騎兵營派出,方向便是西面的清軍騎兵。
「是時候給線國安這個傢伙放放血了,免得這廝小瞧了咱們江浙王師!」
東面的戰場上上演著騎戰的同時,西面和南面則完全是清軍騎兵的獨角戲。騎兵衝鋒、騎射、轉彎、整隊、隨即便是再度發起衝鋒,完完全全是拿明軍的方陣當做靶子來射。
不過,明軍的方陣也並非是好惹的,火銃在長矛的保護下展開射擊,長矛手們則更是穿著板甲的甲冑,頭上放下了面甲,每次清軍衝鋒都佔不到什麼太大的便宜,有時候反倒是損失更多的人馬。
隨著張自盛的命令下達,大隊的明軍騎兵從西面的一個個空心方陣之間的空子衝出,僅僅是在陣前稍加整隊,便徑直的沖向線國安的帥旗方向。看那勢頭,似乎根本就沒想過回頭的事情。
明軍騎兵出動,線國安登時就將注意力集中到了此間,但是此間的明軍騎兵甚是怪異,騎兵的速度不快,也沒有什麼陣型可言,一個個的左手擎著韁繩,右手持著一種比鳥銃要短、比手銃卻要長上不少的火銃,槍口向上,就這麼直愣愣的向著清軍衝去。
江浙明軍總會有些新鮮的戰法冒出來,其中有的效果一般,但也有更多的在戰場上展現了極佳的效果。而每一次作為背景板的皆是清軍,讓清廷也不得不關注於此,尤其是在濟爾哈朗死後。
線國安麾下的眾將看著眼前的一切,總覺得哪裡有些眼熟的樣子,但卻彷彿是話在嘴邊卻始終說不出來。所幸的是,他們的主帥對此卻是深有感悟,但見了眼前的這一幕,登時就聯想起了將近三十年前在登州城下的那一幕。
「該死的,這些浙匪怎麼學起了關寧軍來了?!」
此話說出口的同時,這支騎兵也與剛剛完成了一輪齊射,在遠處重新調整陣型的清軍騎兵對上。
清軍騎兵在長槍林面前討不到便宜,此間見了明軍騎兵出動,登時就沖了過去。大隊的清軍騎兵持著騎弓,緊盯著雙方的距離,時刻準備著嚮明軍的騎兵發起射擊。然而,明軍的騎兵卻遠在騎弓的射程之外就放平了手上的火銃,隨即便是一陣槍響,明軍的騎兵從硝煙中越眾而出的同時,清軍騎兵中沖在最前面的那些軍中猛士也紛紛迎來了這迎頭痛擊。
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罷了,這時代的火銃射擊,射擊精度本就是問題,況且還在馬上,清軍受創者寥寥無幾。可是這一幕發生,清軍騎兵登時就是一愣,接下來,隨著完成了射擊的明軍將火銃塞進了銃袋,一個個拔出了馬刀,馬速陡然而起,徑直的便衝殺了過來,又是一個結結實實的措手不及。
一邊還在持弓準備騎射,一邊已經提了馬速拔刀殺來,前者本就失了先機,此刻倉皇應戰,登時就被這些明軍殺了個人仰馬翻。
遠處的帥旗之下,眾將已經意識到了騎兵頹勢盡顯,無不請求線國安派出作為預備隊的部隊參戰,以此來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