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二十六年十一月,王師攻入島山,時奉命援朝的陳蠶將軍等率領新到的浙軍所部到達,倭寇無心戀戰,為王師所破,焚溺死者萬餘。」
「萬曆二十七年四月,殘餘倭寇逃匿海島,王師奉旨回朝。顯皇帝接受百官朝賀,祭告太廟。次月,下平倭詔昭告天下,曰: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至此,萬曆朝鮮戰爭終以王師大獲全勝為結束。」
「萬曆四十六年,建州老奴努爾哈赤叛亂,全遼震動。至天啟元年,戚少保之侄戚金將軍統領新編練之戚家軍援遼,於瀋陽渾河之畔與建奴血戰,殺傷甚重,終因援軍不至而全軍覆沒,更無一人降虜。」
見場下眾人皆面露激憤之色,陳文高舉手臂,大聲喊道:「戚少保,壯哉!戚家軍,壯哉!」
「戚少保,壯哉!戚家軍,壯哉!」
「戚少保,壯哉!戚家軍,壯哉!」
「戚少保,壯哉!戚家軍,壯哉!」
「……」
場下的眾人皆學著陳文的模樣,揮舞著手臂不停的呼喊著,聲振群山!
而此時,身處人群之中的孫鈺卻猛然間想起了,那一日陳文和他講述破軍星君故事時最後說出的那段話。
「本朝立國百年,武曲星君降世,掃蕩倭寇韃虜,並留有戰陣兵書傳世。只是後世秉政領兵之人,多是貪婪無恥之輩,吃空餉喝兵血以養家丁。是故,星君所留下之戰陣兵法再不得用,星君所建立之無敵雄師亦不復見於世。」
那一刻,恍然大悟的孫鈺竟有些痴了。
第三十章 救贖
夜深了,山呼海嘯般振臂高呼的人們直到精疲力竭才依依不捨的散去。
陳文和孫鈺結伴走在返回孫家的路上,二人很有默契的一言不發,直到進了家門,孫鈺將他正在裝模作樣讀書的弟弟轟到了北屋,才準備和陳文說些什麼。
陳文一如既往的開始了鋪墊工作,這樣的順序對於他而言絕對稱得上是駕輕就熟這四個字。從當年剛畢業做促銷員開始,他就是如此工作的,因為他相信與其去告訴別人自己的商品如何如何,不如設法讓別人自己相信效果會來得更好。
經過了這些日子的洗腦,陳文相信孫鈺應該不會對前往福建太過反感。只不過他還沒有鋪墊完,孫鈺的一句話就徹底打亂了他的思路。
「陳兄,你昨天和李瑞鑫說的話我都聽到了,一字不差。」
陳文看了看孫鈺的神色,不似作偽,這讓他不由得舒了口氣。根據昨天的經驗,李瑞鑫既然都能夠被說服,那麼和他在一起相處了那麼久、並且下了無數工夫的孫鈺應該更容易被說服才對。
或許他已經準備好和自己一起前往福建了也說不定,想到這裡陳文不免有些沾沾自喜,他已經做好了聆聽孫鈺同學表忠心的準備了。
「今天一早,我已經把這些話匯報給王經略和王副憲了,二位上官對陳兄的才具頗為欣賞。」
此言一出,陳文如墮冰窖。
中國古代託了孔老爺子的福在識字率上一向比其他地區要高出很多,甚至工業革命後的英國也一度被中國在識字率上碾壓,但是中國古代那巔峰時期不超過百分之三十的識字率和現代動輒百分之九十幾的識字率相比,還是和渣渣一般。
在現代,一個人不認識字的話會被旁人恥笑為文盲,可是在古代,一個人不認識字才是正常事。在這個時代,如果一個人認識字,則會在旁人艷羨的目光中被尊稱為秀才。
正因為如此,從制定上大蘭山用情報換取盤纏的計劃開始,陳文便知道,如果他不想被幾兩或是幾十兩銀子打發,或者不想被嚴刑拷打情報來源的話,那麼他所要扮演的角色就必須是個讀書人。
可是事情一向都是兩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