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12。3億噸。
●周總理在北京主持召開治黃會議。
12 月5至18日,國務院為三門峽工程改建問題在北京召開了治理黃河會議,周恩來總理主持會議,並於12月18日作了重要講話。周總理在講話中對三門峽工程改建問題作了重要指示,並提出:“總的戰略是要把黃河治理好,把水土結合起來解決,使水土資源在黃河上中下游都發揮作用,讓黃河成為一條有利於生產的河”。周總理這個指示以後一直是治理黃河的重要指導思想。
參加這次會議的共100餘人,有中央有關部委和有關省區的負責人,有張含英、汪胡楨、黃萬里、張光鬥等水利界知名專家,有長期研究黃河、從事治黃工作的科技人員。黃委會主任王化雲代表黃委會在會上作了《關於近期治黃意見》的彙報。
會上,以三門峽改建為中心,形成各種治黃思想的大交流與大論爭,使這次會議成為當代治黃史上一次重要的會議。
會議決定,為有利於洩流排沙,批准三門峽工程“兩洞四管”改建方案,即在左岸增建兩條洩流排沙隧洞,改建壩身四條發電引水鋼管為洩流排沙鋼管,在壩前水位315米時,下洩流量為6000立方米每秒。
●1964 年,周恩來總理在兩次講話中談到三門峽工程。一次是在6月10日同越南水利代表團談話中說:“三門峽工程我們打了無準備的仗。……建國才五六年就興建三門峽工程,當時想要黃河清,志向很大,誇下了海口,但科學態度不夠……”另一次是在12月18日治黃會議上的講話:“當時決定三門峽工程急了點。頭腦熱的時候,總容易看到一面,忽略或不太重視另一面,不能辯證地看問題。原因就是認識不夠。認識不夠自然就重視不夠。放的位置不恰當,關係擺不好。……不能只看下游不看中游,更不能說為了救下游,寧可淹關中。這不是辯證的說法。做不好,上下游都受害怎麼辦?為什麼不從另一面想想。”第三次視察三門峽之後,他直言 “三門峽改建不能再等”,並立即決定了第一期改建方案:在大壩左岸增建兩條洩洪排沙隧洞,改建四根引水發電鋼管,讓被正面大壩堵住的沙和水,儘量從旁邊的又新開出的隧洞和底下本來用來發電的管子流出去,以此來加大洩流排沙能力,這個“兩洞四管”方案被認為是周總理“挽救了一個接近失敗的工程”。但他也指出,有了改建工程也不能解決全部問題,改建也是臨時性的。作為一個救急方案,改建工程1965年開工,三年之後完成。此時,水庫淤沙雖有減輕,但潼關以上淤積卻仍然在繼續,水庫的排沙能力顯然還不夠。黃萬里認為,改建工程未能糾正建壩時的錯誤設計思想,力主必須讓泥沙排出水庫以挽救渭河兩岸。建壩以後,由於泥沙淤積在水庫內,人們只得將壩下部的洩水洞逐年一一開啟,似乎排出許多沙來,實際上排出的只是潼關以下庫內歷年的積沙,而每年隨水流衝下的泥沙仍淤積在潼關以上的黃河與渭河裡。
●1966年,庫內淤積泥沙已達34億立方米,佔庫容44。4%。三門峽水庫已成死庫。
●1968:第一次改建工程。
1968年,在大壩左岸增建兩條洩洪排沙隧洞,改建四根原本用來發電的引水鋼管,以促庫內淤沙洩出的改建工程完成,但效果一如周恩來所言,只是“臨時性的”,“不能解決全部問題”。
●1969:第二次改建工程。
第二次改建接踵而來。至此爭論已經毫無意義,只能將當年黃萬里主張保留卻在施工時被堵死的施工導流底孔開啟,從1號孔到8號孔,每一個耗資一千萬元。
與改建方案具有同等意義的是陝西、山西、河南和山東這四個與三門峽水庫執行方式發生直接利益關係的省份在1969年達成的一項“協議”: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