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章 (7)長長的列車

第二日,興慶宮宮門大開,大小官員魚貫走入興慶殿。今日人數更多,大家都想親眼目睹吐蕃使者割地求和的場面。 赤多朗察帶同兩個使者走入興慶殿,臉上卻是不卑不亢,甚至充滿自信。 李隆基精神頗為振奮,開口問道:“爾等可曾考慮好了?” 赤多朗察躬身施禮,不急不徐說道:“回陛下,吾等恕難從命,況且青海湖一帶窮山惡水,要之無用,還請陛下知曉。” 李隆基臉色一沉,正欲發話,楊國忠跳了出來,叫道:“爾等再不迅速決定,恐怕我大唐軍隊已經攻入邏些,我看你們還是早籤協議為好!” 赤多朗察裝作害怕的樣子,拱手說道:“只能讓出一百里,再多了無論如何不能答應。” 楊國忠叫道:“五百里!一里地也不能少!” 眾朝臣見楊國忠如此強硬,不由在內心紛紛稱讚,心想這個楊國忠雖然不學無術,但是對朝廷倒是忠心耿耿。 赤多朗察沉默不語。 楊國忠對李隆基說道:“陛下,據臣所知,青海湖一帶寸草不生,價值不大,並且此處有鄯城防守,牢不可破。而劍南道一帶防守薄弱,不如讓吐蕃在劍南道以西后退五百里,既減輕了劍南道的防守壓力,也減輕了南詔的防守壓力,還請陛下定奪。” 南詔當時是大唐的屬國,在大理附近,與吐蕃也屢有戰爭。 李林甫站起來說:“陛下,劍南道以西都是雪山大川,人不能至,且地勢較高,得之無用。青海湖一帶扼守河西走廊,如果失去必然斷了與西域的聯絡,此去安西萬里疆域將不復存在!依臣看來還是青海湖一帶重要,請陛下定奪!” 楊國忠說道:“劍南道乃巴蜀之地,是天下糧倉,一旦失之,整個大唐都危險了,故此臣認為劍南道以西更重要!” 眾臣聽著楊李二人爭論,心裡都明白這劍南道乃是楊國忠發家之地,並且楊國忠一直兼任劍南道節度使,這是在為自己的地盤爭奪利益。他們哪裡知道楊國忠在暗處受賄之事。 李隆基也是如此考慮的,但他是皇帝,需要講究平衡之術,李林甫為相多年,朝中都是他的勢力,有必要打壓一下。 李隆基假裝認真思考再三,才說道:“我大唐糧食一直不足,全靠南方接濟,朕以為保證巴蜀之地為上。” 李林甫見皇帝發話了,拱拱手,默默退了回去。 楊國忠趾高氣揚地對赤多朗察說:“爾等可曾同意在劍南道以西后退五百里?” 這是昨天赤多朗察和楊國忠定好的計策,怎麼能不同意,故意躊躇一陣子,才說道:“便依楊相公之言。” 赤多朗察心中所想的是吐蕃地勢較高,就是在劍南道以西后退幾百裡也沒關係,將來吐蕃大軍一個俯衝就全部拿了回來。 大家各自打著自己的算盤,最後定下的和約是:吐蕃每年獻給大唐牛羊各一萬頭;吐蕃在劍南道以西后退五百里;吐蕃送赤瑪丹郡主入唐;大唐快馬加急撤回軍隊,雙方不再互相征伐。 退朝後雙方具體辦事人員又在措辭上爭吵半天,這才最後定了下來,赤多朗察在有吐蕃贊普親筆簽署和璽印的空白紙上寫下條約,然後交給了大唐官員。李隆基也親筆簽署了和約並蓋上玉璽。 李隆基甚為得意,這可是留名青史的大事。一切事務處理完畢後就來到南燻殿,對在一旁伺候的高力士說道:取酒來,再叫一班歌舞!”高力士連忙照辦。 不一會兒歌舞俱起,李隆基獨坐上面飲酒觀看。 然而,看了一陣子,李隆基卻覺得意興闌珊。平時都是和楊玉環在一起的,而今卻是獨自一人,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了。他年紀漸高,竟然對楊玉環有了一種依戀之情。 高力士在一旁察言觀色,自然知道李隆基的心思,連忙上前說道:“聖人,昨日已將楊貴妃遣送回府,想必已經悔改,是否接了回來?” 李隆基正要同意,忽然轉頭一想,昨天送走今天接回,肯定會讓她更加驕縱,便恙怒道:“不接!”然後將酒杯子擲在案上,徑直回寢室休息。 赤多朗察在簽完和約以後,並沒有急著離開,而是四處蒐集吳關的資訊。聽說吳關出生在涇陽,並且在那兒還有許多生意,於是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