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飈著的露梁海,慢慢地回復了平靜。伴著雄渾的號角和嗚咽的鷗鳴聲,聯軍艦隊揚帆起錨,再次踏上征途……
露梁海之戰,在世界海戰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據《明史&iddot;陳璘傳》記載:&ldo;(露梁役)賊大敗,脫登岸者又為陸兵所殲,焚溺死者數以萬計。&rdo;綜合《明史》、日本《日本戰史 朝鮮の戰》、朝鮮柳成龍《懲毖錄》等史料分析來看,在露梁海戰中,明鮮聯軍共俘獲日船近百艘,擊沉100餘艘,焚毀250多艘,至少殲敵13000多人。後續登陸圍剿殘倭,又斃敵千餘人,合計殲滅日軍14000人上下。
島津義弘趁亂逃脫後,輾轉經南海島換乘小船歸國,殘存日船陸續抵達對馬島,經清點只剩下五十幾艘,此戰的勝利,粉碎了島津義弘率第五軍團乘勝而歸的美夢,為聯軍全殲小西行長第二軍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陳璘稍作休息後,20日繼續前行,21日晨逼近南海日軍據點,日軍剛剛離去。次日,陳璘率水師經露梁津返回,&ldo;時綎方攻行長,驅入順天大城。璘以舟師夾擊,復焚其舟百餘&rdo;。日軍斷後勇將上川忠實身中三十六箭而亡,小西行長本人則率親信夜遁逃走。
在這場戰役中,明軍參將季金勇擔先鋒,屢破敵舟,與此同時,王士琦、劉綎設法聯絡上了被困順天城內的一名降倭朝鮮官員鄭六同,曉以大義勸其歸正,鄭六同幡然悔悟,趁兩軍混戰之際,縱火焚毀了日軍的彈藥庫,給敵軍以沉重的打擊,並成功逃脫了日軍追捕。
這一段史實若是拍成電影應該是非常精彩的,但聯軍究竟是怎樣和鄭六同聯絡上的,鄭又是如何趁亂縱火的呢?具體情節史書並沒有記載,這又是一件非常令人遺憾的事情。
筆者查遍三國史料,尤其是日本史料,沒有關於日本第二軍團成功突圍的記載,從日軍戰船百餘艘被焚也可以看出,第二軍團在艱苦的守城戰和突圍戰中幾乎殞失殆盡,連逃生必備的船隻也無法保住。
既然如此,指望這樣一支疲憊之師去突破聯軍嚴密的海上封鎖,那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所以我們可以肯定的說,日本第二軍團13700人從朝鮮生還者無幾。
綜上所述,按照最保守的估計,順天及露梁戰役中殲滅的日軍人數至少在25000人,日軍第二、第五軍團基本被全殲。
22日,逃到南海島上的日軍殘部從錦山偷渡,撤退到乙山,並且構築工事,妄圖憑藉天險負隅頑抗。陳璘接到哨船報告後,立刻率軍前去圍剿,經一日一夜激戰,粉碎了日軍有組織的抵抗。有關錦山、乙山戰役,《明史&iddot;陳璘傳》中是這樣記述的:&ldo;賊退保錦山,官軍挑之不出。巳,渡匿乙山。崖深道險,將士不敢進。璘夜潛入,圍其巖洞。比明,砲發,倭大驚,奔後山,憑高以拒。將士殊死攻,賊遁走。璘分道追擊,賊無脫者。&rdo;
以後的戰事不說也罷,些許小股流竄的日兵不是餓死,就是被朝鮮民眾殺掉,或是向聯軍投降,淪為&ldo;倭奴&rdo;。劉綎與陳璘率部平定播州楊應龍叛亂時,就曾以日本降兵打頭陣,這些人在殘酷的戰爭中大多成為了異國炮灰。
露梁海戰是援朝戰爭的最後一場大戰,也是聯軍獲得完全勝利的一戰。這場戰役不是孤立發生的,而是在東南戰役初期中路軍失利、日軍佔據先手的情況下,聯軍將領能夠正確判斷形勢、水陸密切配合、迅速果斷地制定應變對策的結果。
從戰略上分析,明鮮聯軍三路出擊是一個整體,日軍則是龜縮沿海據點,各自為戰。區域性勝利無法改變全域性被動,尤其是明軍水師的參戰,使得日軍失去了海上補給能力,如果再打下去的話,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