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的初戰告捷,有正反兩方面意義,一方面在明軍強有力的打擊下,讓豐臣秀吉明白了侵略大陸的企圖不可實現,4年後雖然勉強發動了第二次侵朝戰爭,結局卻仍然以更加慘痛的失敗而告終。朝鮮人民則對中國產生了無限的好感,加之後來的多次韓戰,這種鮮血凝聚的友誼,直到今天依然湧動在兩國人民的心底。
但是對朝鮮統治者來說,壬辰戰爭的勝利卻使其產生了一種錯覺,作為明廷的屬國,如果有大災難,只要嚮明一面倒,就將責任移了給人,豈不輕鬆?而不是想著如何知恥後勇、自立自強。這種依賴思想,讓朝鮮在今後400年裡吃盡了苦頭,直到甲午戰爭中,清兵在平壤仍然需得獨自面對兇悍的日軍,而得不到朝方的半點支援。
言歸正傳,日軍一路南撤,經過朝軍堅守的晉州時,十幾萬軍隊合圍,將城池攻破,然後展開了一輪大屠殺,朝鮮軍民6萬餘人慘遭屠戮,宣祖北逃時藏在這裡的所有國庫珍寶亦被擄掠一空。
(註:在《日本戰史の朝鮮戰役》一書中,作者為日軍的屠城行為這樣辯解:&ldo;然而,這是鮮將自遭禍,累及城中士女。我軍欲脫無辜生靈之慘禍,六月二十七日以宇喜多秀家將軍名義,切實勸告開城,可是頑泯之鮮將不聽,遂蒙玉石俱焚之災害……)
晉州屠城,使得明廷懷疑日方是否真有言和的誠意。圍繞和戰方針,朝廷中黨爭激烈,互相攻訐,宋應昌雖然也曾上書請求議和,但畢竟是有違本心的舉動,見勢不好,乾脆請求告老還鄉,惟獨兵部尚書石星堅決言和,認為平倭不利急戰,應該先集中力量消滅播州楊應龍的反叛(萬曆三大徵另一徵)。
接替宋應昌經略職位的另一文臣顧養謙,對軍事更加一竅不通,心中生懼,亦出言附和石星,贊同封關白平秀吉為日本國王,以止邊釁。在這種情況下,明神宗採納了石星的建議,先禮後兵,如果和議有變,再動武不遲,並派使者到日本名護屋與豐臣秀吉做了初步接觸。
日軍在朝鮮軍身上找到了久違的勝利感覺後,氣焰重又變得囂張起來,加之撤到沿海,補給有了保證,於是要求和明朝重開談判。提出了講和條件七項:
一、迎明廷皇女為后妃。二、恢復貿易。三、兩國大臣之間互換親善誓約。四、分鮮地為二,北部四道及國都歸鮮,其餘部分割讓給日本。五、朝鮮應遣送王子及大臣各一二人赴日為人質。六、去歲為日方所擄獲之鮮王子二人放還。七、朝鮮君臣應親書誓辭,累世不得達約。(《中日戰爭史》,卷六,第253頁)
這七項條件,可以說是日軍前線將領為了取悅豐臣秀吉、並掩蓋失利真相的痴人說夢,簡直把明軍當做了戰敗一方,連主持議和的小西行長都覺得說不出口,在把被擄的朝鮮王子大臣送還王京的同時,大把大把地塞給沈惟敬金銀珠寶,說明這只是給本國領導人看的,請求他不要把日方提出的這七項條件真實地轉告明廷。
總監軍石田三成則返回日本大阪,以戰勝者的姿態向豐臣秀吉報功。豐臣秀吉得報大喜,對愛妾澱姬道:&ldo;雖然我軍開始戰略轉進,但畢竟是以一場重大的勝利來作為結束,這可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啊。&rdo;
&ldo;喜事可不只這一件喲?&rdo;澱姬笑眯眯地說道。
望著愛妾隆起的小腹,豐臣秀吉心花怒放:&ldo;是啊,咱們的孩子快要出生了,這才是最讓我高興的事情。嗯,得取個好名字,如果是兒子的話,就叫拾吧,如果是姑娘,就叫妙,感謝上蒼,讓我這快60歲的人還能夠有自己的孩子。&rdo;這一年,豐臣秀吉58歲。
1593年8月,澱姬生下一子,取名拾,既豐臣秀賴。在這之前,由於無子,豐臣秀吉將自己的&ldo;關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