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以,中華聯邦只好重新制造一批老式軍刀。好在“軍刀ABZ”由於外貿訂貨,生產並沒有停止。因此2000架飛機的交貨,對於中華聯邦龐大的軍火生產產業,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問題。
隨著中華聯邦“軍刀機”的到達,波蘭軍隊的飛機數量在敵對雙方的力量對方里,有了顯著增加。同時,在中華聯邦進行短期訓練的飛行員,也在華沙保衛佔爆發前回到了華沙。雖然,這些飛行員訓練的時間較短,可是他們的教官多數都有是中華聯邦富有作戰經驗的王牌。
因此波蘭飛行員的格鬥素質,比之在革命之後才建立空軍,一切全都依靠自己摸索的蘇聯紅軍卻有著天生的優勢。
奉命起飛的波蘭空軍,在空中裡排出的隊形一如中華聯邦的空軍陣形幾乎完全一樣。隨著他們趕赴戰場,蘇聯紅軍方面空中兵力同時趕到。
“制空權”理論在世界各國的軍隊裡都得到了相當的重視,中華聯邦展開的戰爭裡,制空權的作用體現的淋漓盡致。這使得“軍刀”戰機,也成為了世界軍火市場一款熱鬧銷售的戰機。
雖然“制空權”在各國有著同樣重要的地位,但在各國空軍的使用卻有著各自不同的重點。
蘇聯紅軍方面,對於空中力量的認識。除過因為重型轟炸機的研製問題,使蘇聯空軍對於戰略轟炸認識不足之外。由於國內戰爭中的經驗,他們對於制空及聖地攻擊機的合作,卻有著充分的經驗。
天空裡,相互追逐的戰機除過不同的塗裝之外,是兩種完全一樣的機型——“軍刀”。
波蘭空軍面對蘇聯方面由“蝌蚪機”組成了對地攻擊機,除過一部分戰機在空中牽制蘇聯方面的護航戰機之外。其餘戰機呼嘯著向下俯衝,撲向蘇聯紅軍的“蝌蚪機”。
波蘭空軍“軍刀”戰機的俯衝,使得護航的蘇聯紅軍的戰機同樣只好奔向低空。這時戰鬥的勝利,已經不是以是否擊落敵機為前提。作為進攻者,突破防線是唯一的目標。作為守衛者,擊退敵軍的進攻是他們付出代價的目的。
“軍刀”戰機不斷的向下俯衝,拉起。在他們下面,是開始“蛇行”以規避戰機打擊的“蝌蚪”。空中的激戰,永遠比地面上的激戰有著更多的壯麗與殘酷。
被擊中的“蝌蚪機”的旋翼在猛烈的爆炸中,打著旋飛向遠方。僥倖跳出機艙的蘇聯飛行員,在天空裡張開白色的傘花。雖然蘇聯空軍還掌握著部分的空中優勢,但地面襲擊在“軍刀”機這種迅速而以威力十足的飛機攻擊下,完全沒有辦法展開。
第一攻擊波殘餘的100架“蝌蚪”之中,僥倖逃脫打擊的飛機迅速向著波蘭陸軍的陣地發射完火箭,就立即側過身子,後蘇聯紅軍的後方撤去。
火箭彈在波蘭軍隊的陣地上四處飛舞著,一道道拖著白色的尾煙的彈道在天空裡彷彿一張惡魔鋪就的網,帶著死亡向地面罩了下來。受到打擊的“蝌蚪”機並沒有如同蘇聯紅軍在開戰前預測的那樣,精確的攻擊那些碉堡。
隨著資訊傳到蘇聯紅軍的指揮機關,就在約瑟夫。畢蘇斯基在他的指揮中心讚歎的同時,斯大林也同樣發出了命令。儘管這種超級的指揮,並不被前線的圖哈切夫斯基所感謝。
“無論如何不能夠使波蘭人得到戰場的制空權,所以我們的空軍應該不遺餘力的保持戰場上的優勢!”
隨著他命令的到達,更多紅軍方面的飛機出動了。
“我的天哪,戰爭才不過剛剛開始,難道他打算使我們的空軍這麼快就退出戰爭嗎!”
圖哈切夫斯基舉著望遠鏡,仰望著天空。一隊隊的,描畫著斧頭鐮刀的飛機在高低不同的空間裡,排成一個個三機小隊飛向戰場。一直指望著空中力量,在後期打擊裡,對城內的立體防禦工事進行攻擊的圖哈切夫斯基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