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工科都是靠留學生來維持的,尤其是來自於咱們中國的留學生。”
“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啊。”林振華嘆息道。
他說的可怕,當然不是針對中國而言的,而是在兔死狐悲地替歐洲人cāo心。工業傳統的建立,需要100年時間,而工業傳統的流失,可能也需要100年的時間。誠然,截止到目前為止,歐洲的工業水平都還是非常高的,高過於尚處在發展中國家行列的中國。但這種工業水平的衰退,已經初露端倪了,再這樣發展下去,歐洲將陷入無可挽回的全面衰敗。
曾經有人認為,中國工業的崛起,不過是一些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並不涉及到高階的技術,所以不會威脅到歐美的工業地位。其實,這種認識是非常短視的。
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意味著全球的低端製造業都轉移到了中國。在這個時候,為這些低端製造業提供裝備的機械企業,就不得不把自己生產基地也遷到中國,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貼近裝備市場,更快地響應來自於市場的需求。
裝備生產基地遷到中國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研發中心的跟進。很難想象,一家企業能夠在歐洲進行研發,然後再到亞洲去進行生產。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生產過程中出現的任何一點技術問題,都要千里迢迢地從歐洲請技術人員過來解決,這一來一去的成本,將是非常可觀的。雖然現代資訊科技能夠實現音訊、影片等訊號的實時化,但真正要解決問題,還是離不開現場的觀察。
就這樣,先是低端的加工、組裝工業,然後是為這些工業服務的裝備工業,再然後是研究中心,一個接一個的產業環節就這樣從歐洲遷到了中國。
工廠走了,研發中心也走了,那些身懷絕技的技師和技術人員怎麼辦?
他們中間的一部分,會被原來的企業聘用,到亞洲分公司去繼續工作。但大多數的人,將不得不改行,放棄原來的專業。而年輕的一代,則正如程潤說的那樣,不會再有興趣學習工業了,因為學習工業就意味著必須到亞洲去就業,這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當上一代的技術人員逐漸老去,而下一代卻無法補充上來的時候,歐洲還能靠誰去延續往rì的工業文明?要知道,支撐起一個龐大工業體系的,絕對不只是個別的天才,而是數以萬計的工程師和技師,但在歐洲,這樣的人才已經越來越少了。
“林總,現在正是咱們公司大肆網羅人才的時候啊。”程潤興沖沖地對林振華說道,他已經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當成公司的一員了,“你看到外面那些人沒有,工學博士一把一把的,都是歐洲名校出來的,有的有十幾二十年的工作經歷,而且都是在那些鼎鼎大名的公司裡工作的。”
“那你們留學生想回國工作的多嗎?”林振華又問道,反正也是在等候,他不妨多向程潤瞭解一些情況。
程潤不好意思地說道:“林總,不瞞你說,我們留學生裡面,大多數人還是想留在歐洲工作的,大家都覺得,自己學了這麼多東西,回國怕用不上。不過,今天看了《中國力量》這個宣傳片之後,我們同學都被震住了。我們根本不敢相信,那些尖端裝置是咱們中國企業生產的。”
“所以你們就有信心了,願意回去工作了?”林振華呵呵笑著問道。
程潤道:“我們這次一起到法蘭克福來的,有好幾個學校的中國留學生,一共30多個人。上午看完宣傳片之後,大家情緒都很熱烈,馬上就到展覽中心去看咱們中國企業的展臺去了。到了展臺,看過那些實物和圖片,我們真的服了,很多同學當即就表示,要回國去。這不正好,咱們漢華貼出來一個招聘啟事,我們就跑過來了。”
“小夥子,你放心吧,你和你們同學的選擇,不會有錯的。”林振華自信地說道。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