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皇宮行刺他出現過,趙匡胤遇險的時候,總會有這個人的身影。
&ldo;主人,國家大事我不懂,我的職責只是好好的保護主人。&rdo;
此人冷冰冰的說道,趙匡胤只能無奈的搖頭,不過剛才趙承嗣說的趙匡胤還真的聽進去了。
------------
第一七七章 自有計較
&ldo;純臣,你的膽子很大呀,跟官家提出來要建立軍校,而要廢除不殺士大夫這條,你可知道這是官家的一項國策,老夫不知道你是怎麼知道的,但是你膽子也太大了點。&rdo;
趙承嗣出了皇宮沒有多久就被王著給請了過去,王著也得到了訊息。
不要看王著現在也已經退休了,可是訊息也相當的靈通,這不皇宮中剛剛發生的事情,這邊王著就知道了。
&ldo;先生你的訊息可真夠靈通的,看起來先生隱而不退,時刻關注著朝廷的動向,這才多少功夫,您就知道了,先生真乃神人也!&rdo;
趙承嗣這看似拍馬屁,但說的也確實是事實。
他和趙匡胤兩人說了那麼久,當時在場連一個太監都沒有。
自己剛出來不到一個時辰,王著就已經知道了。
不可能是趙匡胤告訴王著的,再說了當時只是趙匡胤一時失言才說了出來,怎麼還會跟別人說。
王著居然也知道,那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王著本來就知道誓言這件事,
還有一種就是在皇宮之內有他的線人,這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過趙承嗣認為第一種可能性不大,畢竟史書上記載著,金兵攻破汴京才發現的那塊誓碑,其他官員怎麼知道呢?
那只有第二種可能了,趙承嗣很相信自己的判斷。
&ldo;純臣是不是有疑惑,老夫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實話對你說,一般情況下朝中的大臣在宮中都有眼線,老夫也不例外,而且老夫當初也參與了誓碑的製作,不過內容我們就爛在肚子裡,當初我們都發了毒誓,加上老夫也沒有說什麼,也不算違背誓言。&rdo;
趙承嗣終於明白,原來其中還有這麼曲折的事情。
當初趙匡胤和趙普等人商議怎麼讓大宋江山穩固如初,其中就有一條重用文臣。
當時趙匡胤初步擬定了三條誓言,雖然和現在太廟裡的誓言碑有點詫異,但也差不多了。
這可是一件大事,趙匡胤也不想外傳,死人是保守秘密最好的途徑。
但是這些人都是自己的臣子,趙匡胤是不會殺了他們,唯一的辦法讓他們發誓。
古人對誓言比較看重,發誓不僅僅是一句話,更多的是敬畏。
對鬼神的敬畏,不僅如此,還有他們都是有德行的臣子,基本上都是文人,聖人教誨,他們也不會違背。
不過那雕刻誓碑的匠人,卻沒有那麼幸運了,為了保守秘密,他們只能去他們該去的地方,這樣再過幾年,等王著和趙普等人死去之後,除了皇帝就沒有人知道誓碑的內容了。
就連趙光義都不知道大宋有這麼一個誓碑,更不用說別人了。
以後除了大宋的皇帝,誰也不知道。
今天王著也沒說誓碑的內容,並不算違背誓言,而且趙承嗣也知道其中一條誓言,兩人說話也十分輕鬆。
&ldo;我也想到了,不過想不到先生訊息這麼靈通,咱們不說討論的那件事,就說說官家想要辦軍校的那件事,先生以為如何?&rdo;
軍校是趙晨是提議的,當時只是說要培養專門效忠於官家的將領,這些人也只效忠於官家。
這樣不僅可以防止武將有異心,也能提高軍隊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