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貨船上的讀書人,有幾個是去唐國遊歷的,但是剩下的都是坐船然後在中途轉乘去揚州的船。
他們要去參加州試,這可是科舉的第一步,大宋的科舉制度一共分為州試、省試和殿試。
起第一名分別為解元、會元和狀元!
雖然王嗣宗和呂蒙正都不是揚州人,可不知道怎麼了,他們的戶籍落在了揚州,所以他們要回揚州參加州試,也就是鄉試。
想一想也對,大宋州試時間也快到了,一般由每年的秋天舉行,現在各地的讀書人都已經開始向各自的州府匯集了。
在江水上待了好多天,趙承嗣和王嗣宗呂蒙正每日裡談天說地,倒也愜意,中間還和李昉談論一些詩詞。
趙承嗣的宋詞儲備量足以讓他成為大宋的著名的詞人,李昉對趙承嗣也是越來越看重。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十幾天,他們終於到了揚州,趙承嗣在王嗣宗和呂蒙正的極力邀請下,也打算在揚州歇息幾天。
令趙承嗣驚奇的是李昉居然也在揚州下了船,不過這不是他關心的事情。
等到他們將住處安排好,趙承嗣帶歐陽和上官來兩人開始逛起來揚州城。
揚州是大宋的重鎮,自從趙匡胤平定李重進之後,這裡就在大宋的統治之下。
揚州城的繁華不是後世所能比擬的,這個大宋的繁華城鎮此時到處可以看到大批的讀書人。
最近一段時間揚州籍的讀書人就會全部進入到了揚州,先休息幾天,然後好好的備戰州試。
慢慢的趙承嗣帶著上官青雲他們一起在城中看看這城中景象,看著來來往往的讀書人,不得不感慨科舉對讀書人的吸引力之大,就像後世考公務員一樣,萬人過獨木橋。
三人來到了一家客棧,這裡是一家專門為讀書人準備的客棧,除了讀書人其他的人根本就不能進入到裡面去。
趙承嗣透過門口能看到裡面的人都在哪裡談論著,遠遠的只能聽到嘈雜的聲音。
趙承嗣正想進入到裡面,還沒有到門口就有幾個人站了出來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雖然看這幾個人都是素衣的打扮,可是身上卻帶著刀,身上還有一股肅殺之氣。
一看就是上過戰場的人,他們身上那一股煞氣是不能瞞過其他的人的。
趙承嗣先生一愣隨後就釋然了,這些人他知道是幹什麼的了,這些都是當地的精銳軍隊。
這些士兵把守是為了保護這些參加考試的讀書人,其實就是防止考生和一些官員接觸,這還是趙匡胤決定的。
更為重要的是不讓一些外來的因素來影響這些讀書人,特別是那些街上的地痞。
這些讀書人可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人,雖然這一次考試還有什麼體能測試之類的,可是他們的身體也是不能好的哪裡去。
所以每一個讀書人住的客棧都是專門有人在保護著,這也讓這些讀書人第一次享受到了什麼是特殊的待遇。
趙匡胤想要進去當然是不大可能,畢竟他也不是來參加州試的。
&ldo;來人止步,如果沒有官府頒發的讀書人憑證,還請不要入內,朝廷有禁令請你們不要讓我們難做。&rdo;
這人還算是客氣的,說著他還拿出了一個官府的告示,讓趙承嗣等人看看,不要把他們當成是騙子。
&ldo;這位大哥,我就是想看看裡面的讀書人,這也不讓進去嗎?&rdo;趙承嗣沒有說出自己的身份,只是找了一個藉口。
&ldo;對不起,我們有職責在身,請不要讓我們難做,如果你們在不離開的話,我們可就要把你們當成心懷不軌的人了。&rdo;
他這有點威脅的味道了,不然要是其他的人早就把趙承嗣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