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若水想一想也是,自己也不能這樣去見自己的趙大哥吧,總要送上一份見面禮,而這份見面禮可以讓幫自己報仇,那就是幫助宋軍渡江。
他是在江邊長大的,也想過很多的辦法,但是都不能實施,但是他病不氣餒,一個人躲了起來。
躲起幹啥呢?
他翻閱歷代典籍,終於想出了在長江搭建浮橋渡江的計策。
若是在別處,在一條小河上,搭建浮橋當然不是問題,可要進攻金陵,必須越過採石磯,而採石磯正是南唐軍事要塞,有重兵把守。
而且,江面寬廣,暗流洶湧,根本沒法子直接在江面上搭建浮橋。更不要說有南唐軍隊的日夜巡視了。
這是一個重大的問題,而樊若水一直認為可以搭建浮橋,這也是最穩妥的辦法。
為了報仇,為了自己的不公平的待遇,樊若水真的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
他喬裝找到採石磯附近的寺廟,表示要出家為僧。
這還有江正作保,當和尚自然沒有問題,畢竟江正的名氣實在太大了。
樊若水也成了一名假和尚,他做了和尚之後,去長江沿岸四處釣魚,以測量水紋,並繪製《橫江圖說》。
於是,金陵附近水深水淺,哪裡有暗礁暗流,樊若水一清二楚。
之後他又假借江水急迫,經常有船隻傾覆,四處化緣,在採石磯附近深挖了一個山洞,在山洞中修建了一個高大堅固的石塔。
附近的軍民都很感激他,誰有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以後為宋軍搭建浮橋,固定鐵鎖做的準備呢?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