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找到真正原因之前,既假又真的混合態才是理性客觀的態度。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 ; ;
第四十五章:自甘墮落的表現
第四十五章:自甘墮落的表現
另外別跟曉雙講“巴納姆效應”,他一直自負地認為有點基本智商和分析能力的都能看出透過共性證偽無法適用在著重差別描述的理論系統中。”
不過曉雙覺得科學應該還是存在的,只是還不夠發達所以有些東西解釋不了:“(像核聚變出來前,我們又該向哪個時空借那些無盡的能源呢?)”
但越來越多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怪事恐怕不能歸結於“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也開始讓他愈發覺得也許把凡事套上邏輯關係的“科技”只是認知世界的一種手段而已,雖然目前看來這種方式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但或許過不了多久人們才會恍然大悟:原來不僅是三百年前,連三千年前的古人已經走在了我們的前面!
當然在有證據之前一切都只能是大膽的猜想,如果放任這種思潮恐怕又要導致眾人重蹈覆轍,就比如這次中考成績張榜之後,他就錯誤估計了一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曉雙之前明明打算在自己坦然接受現實的同時大度地祝賀自己的朋友,不過一些意外的變數讓他在處理人際關係層面出現了一些失誤,雖說他本來對此也沒有多高的期望值,不過在鬧清楚真相之後才開始鄭重地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
“(如果歷史課上老師教的東西可信,那為什麼三百年後還會殘留有這該死的中考、高考等等這些過去教育制度的遺產?)”
這個東西說多了又要轉進到體制了,簡單地來講,就是曾經有一個時期,一個普通人即使什麼都不幹也能享受到很好的生活,很多人乾脆也不學習了,眼看著要實現**了,結果養尊處優的情況讓一撮對無聊的生活感到絕望了人所不恥……
這些人不知道是接受改造還是怎麼樣,多少都有些與生俱來的特殊能力,隨著他們爬到了權力的高層,長久以來的一種平衡被打破了,越來越多的普通人也拋棄原本的安逸的生活渴望擁有更強大的能力支配更多享受不完的資源,也可以說是為將來那場戰爭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哦不,按課本上來講,應該是導火索!
當然,最後,那些人玩脫了,也不知道是哪些組織深受“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毒害,還是真的迷信某些東西就是上帝的禁忌,你冒犯了會遭到“和諧”打擊,總之就是抱著那些曾經讓人類驕傲不已的技術一起走向毀滅,而對剩下的戰五渣來說就好像以前人都聽說過《相對論》的結果,卻不理解小愛的推導過程一般。
而那些科技恰巧又多來自這個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國家,所以在“生不逢時”的年輕人當中總帶著一股憤世嫉俗的怨氣影響著這個社會。有些人好指點江山、大發議論,沒看清事件全貌就急哄哄妄下結論;有些人習慣了用名利揣度動機,就會以己度人,猜忌善心;有些人經常用屁股來丈量真相,就會坐而論道,發言武斷;有些人總是用情緒代替理性,就會口不擇言,言過其實;有些人甚至出於無聊,謾罵、詆譭、造謠……
凡此種種,只圖口快語驚,博取眼球,導致資訊真假難辨不說,有時被水軍“裹挾”還不自知,更令人不齒的是,對他人**名譽不管不顧,對社會的負面影響不聞不問,人類談何再像過去那樣勇攀高峰?
不過就算說出個天來也改變不了現實也算是難為他們了,比較顯著的一個現象就是,很多人連義務教育都沒堅持下去,倒不是沒錢,問題就是錢太多了。雖然政府可以收人民的遺產稅,但從外太空帶到地球上的資源大自然暫時是拿不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