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於1996年12月13日,在美國首次向世界公佈了《拉貝日記》。
後來,紀念館在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的幫助下,從拉貝親屬那裡徵集了2460頁的《拉貝日記》和拉貝收藏的128張南京大屠殺歷史照片複製件,他當年在南京使用的信箋、木箱、菸袋,以及拉貝夫婦的墓碑等一批文物。
《拉貝日記》裡詳細記錄了南京城破後,日本人在南京的暴行。其中一個細節讓後來讀過此書的顏玉凡潸然淚下:“有一次,拉貝要回德國。得知這個訊息後,安全區裡的婦女們給拉貝跪下,求他不要走。我能體會到那些難民當時的無助,拉貝在他們心中簡直就像救星一樣。”事實也確實如此。大屠殺期間,拉貝不但收留了無數市民,還冒著生命危險保護了很多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他不止一次英勇地把闖進安全區的日本兵趕出去。
在1938年2月2日的日記中,拉貝附上了他在前一日寫的南京事態報告,開列了88起日寇的暴行。其中,一位名為秦王氏的22歲少婦,1938年1月23日被日軍從安全區難民收容所拉出,此後杳無音信。
還有一位60多歲的老嫗,在三牌樓火車站被日軍強姦達十餘次。但文中沒有寫明她的資料。面對這些無名受害者,編輯者們也只能放棄了。
。 想看書來
私人日記中的記憶(2)
除了拉貝,當年安全區的明妮?魏特琳、貝德士等,都留下了珍貴的資料。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塵封在海外的歷史
即便加上後來披露的海外私人日記,中國內地所有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史料,到2000年也只有200萬字,歷史研究需要史實作為支撐。於是,國內一批研究南京大屠殺的學者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2000年,在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張憲文教授組織下,一個聯合南京師範大學、江蘇省社科院、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等單位,60餘位教授、學者組成的團隊,開始了一次大規模的海外蒐集史料的活動。
2003年曾赴日本東京蒐集史料的王衛星,提起在日本的經歷,仍感慨良多。
從南京去日本,要到上海浦東機場乘飛機。因為航班是早上10時起飛,一般人會選擇頭一天在上海住一宿,第二天早上踏踏實實上飛機。但為了節省在上海的一宿住宿費,王衛星選擇乘夜裡12時的火車到上海。由於是過路車,根本沒有座位,他只能提著行李一路站到上海。
在東京查資料的兩個月,王衛星一天也沒有休息過。日本防衛廳的軍方檔案影印手續非常繁瑣,要填寫申請書,留下在日本的通訊地址。為了保護檔案,不能直接影印,需要照相、製版,然後才能複製。而這個過程,至少要3個月。
王衛星決定抄寫。他每天至少要工作10個小時。“我全是原文抄錄,即便是原文中的錯字,也原樣抄回來。回來以後再翻譯。”
東京的物價很高,為了節省開支,他吃了兩個月的麵條。“張老師籌點錢不容易,我們都想節省一點兒,把錢儘量用在收集資料上。”
結束在東京的工作,乘機返回中國時,王衛星帶回的資料有20公斤,為此還補了飛機貨票。
歷時5年,學者們先後赴美國、日本、英國、德國和中國臺灣蒐集史料,共蒐集、整理、翻譯了1500萬字的中文、日文、英文、德文的原始材料。
這些封存在海外的檔案,為《名錄》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楊夏鳴從美國國家檔案館收集了東京審判中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全部資料。這些資料,60年來一直塵封在美國,直到今天才全部展現在國人面前。
裡面大量的證人證言,不但揭露了日軍的暴行,還為編輯者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