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行!”
做為將作處的主辦,林重貴反而不是執委,他事忙,掃盲班辦了一期又一期,但他只能識得最簡單的字,能看一些泰西翻譯過來的著作,比如神機法等火炮和火器鑄造的書籍,也學了一些算術,對他執掌將作處不無裨益。
這年頭的工匠基本上就是憑手藝和經驗,將作處從上到下最大的努力就是將經驗固化,而不是在某個人的腦子裡。
就拿火銃套管上刺刀來說,大明在萬曆年間也有這種想法和試驗,但別處出產的火銃套管薄厚不一,每個銃管要單獨磨製合適的刺刀和配件,這要是裝備幾十支或幾百支問題還不大,若是幾萬支火銃,這個工程量是難以想象的。
浮山就無此問題,一切基本上是標準化出產,每支火銃發下之前都經過嚴格的標準,誤差極少。
有這麼多擔子在身上,林重貴是不大可能參加這種固定召開的執委會議,不過,這並不妨礙他負責日常行政管理的副手將他的意思帶到這裡來。
“老主辦說的好啊。”
林重貴可以說是這一群主辦中的老人了,當年的遼民工匠中的幸運兒,吃過苦受過罪,不是遇到張守仁,現在尚不知道在哪裡受罪,論起忠誠,整個浮山不敢說沒有比林重貴更忠誠的,但肯定最多也就是與他持平了,連他的意思都贊同,大家的壓力無形中就小了很多。
“後勤處的意思也是不必等大人的指示到再下令。”後勤部的執委呵呵一笑,向眾人道:“五萬三千餘人的軍隊,還有數萬民夫,每天吃糧就得近三十萬斤,加上兩萬匹馬的豆料每天是十餘萬斤,你們算算這個後勤壓力,把人弄過來不開拔,白白耗費行糧,我們羅主辦回來能把我給撕羅。”
眾人聽著,一時都笑將起來。
如此這般,一人一票,最後倒也不必計票了,每個處的執委態度都是一樣,這一次的投票,竟是破天荒的全票透過。
“全票透過!”
鍾顯的嗓音也是有一點兒顫抖,他的堂兄鍾榮現在負責財稅局,責任重大,為了避嫌也不曾加入執委會里頭來,在投票之前,鍾榮當然也是給過鍾顯一定的警告,當然,也是和張德齊李鑫視角差不多的警告。
但鍾顯沒有絲毫猶豫,在他看來,事情無所謂想的太多,瞻前顧後,屁事也辦不成。
鍾榮就是這麼被他頂回去的,臨走的時候,也是一臉苦笑。
其實要說鍾顯一點不在乎,自然也是毫無可能,只是,有些人明知當為之事便為之,有人則會考慮再三,鍾顯,明顯是那種覺得對就去做的人。
只是這樣的人,心底也會緊張和害怕的……
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動
“大將軍來了!”
“太保大人,是太保大人沒錯兒!”
“還是那般年輕英武,真是叫人羨慕啊。”
濟南城的東門外已經大體恢復舊觀,沿著城牆外圍一長溜兒是那些茶棚子之類的臨時建築,在重修的羊馬牆外,則是再一次建築起來的臨近城市,在官道兩邊的村落人家。
城市需要供給,包括各種各樣的蔬菜,鮮肉,魚,蛋,這些東西在城市裡頭肯定是沒有的,只能依靠四周的村落來進行補充,濟南城當然也不例外,只是做為一個南北通衢的省府大城,它的外圍居民更多,官道上來往的車輛和馬匹,還有擁擠的人潮也比別的城市更加的密集一些兒罷了。
往常在早晨八點來鐘的時候,趕早市的魚販子和菜農已經賣光了自己推進城去的商品,他們一般都有固定的供給點,不大可能出現推著車去賣不掉東西的尷尬景像,等到了天光大亮後,每個人都是一身的疲憊,臉上卻也有一股滿足的笑容,一車貨物,好歹能換三五錢的散碎銀兩,扣去成本之後,好歹能落下一錢兩錢的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