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會只批准了建造一艘主力艦,即“海王”號。結果到一九零七年底,得知德意志第二帝國以法俄威脅為由,單方面破壞了英德海軍協議,把造艦規模提高了百分之五十,英國國會議員惱羞成怒,僅在一九零八年的預算中就批准了八艘主力艦。
只是,在建造何種主力艦的問題上,英國皇家海軍內部存在嚴重分歧。
保守派堅持以戰列艦為主,即在建造四艘“白羊座”級的基礎上,把四艘“喬治五世”級的建造工作提前。可是以費希爾為代表的改革派則認為,沒有必要建造太多的戰列艦,應該增加戰列巡洋艦的建造數量,至少應該在八艘主力艦的份額中,分出四分之一來建造戰列巡洋艦。
最終,費希爾的主張得到了支援。
問題是,戰列巡洋艦的建造費用遠高於戰列艦,僅動力系統一項就比戰列艦高了百分之一百五十。
結果就是,國會撥款不足以在建造六艘戰列艦的基礎上建造兩艘戰列巡洋艦。
費希爾再厲害,也繞不過經費這一關。
事實上,搞到這個時候,英國也已精疲力盡,根本沒有足夠的財力使皇家海軍維持“兩強標準”。
要知道,海軍實力僅次於英國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與美國,而這兩個新興工業國家都處於上升階段,經濟實力均超過了英國,財政收入也比英國理想得多。雖然英國不用在陸軍建設上花太多的力氣,而德意志第二帝國首先得保證一支強大的陸軍,然後才是把多餘的財力用來建設海軍,但是英國的經濟狀況,根本不可能維持一支規模超過德美之和的世界第一艦隊。
沒有錢,就別想建造戰艦。
所幸的是,英國有廣闊的海外殖民地,還有幾個較為發達的自治領地,比如澳大利亞與紐西蘭。
搞到最後,英國佬終於找到了解決之道。
一九零八年,在澳大利亞與紐西蘭提出自願捐贈之後,英國皇家海軍敲定了最後的造艦規劃。
按照計劃,英國皇家海軍將追加建造兩艘“海王”級的改進型,即兩艘“巨人”級戰列艦,並且啟動“白羊座”級戰列艦的建造工作,費希爾要求得到的戰略巡洋艦中,第一艘由英國財政撥款,後兩艘則分別由澳大利亞與紐西蘭出資,這就是後來的三艘“不倦”級戰列巡洋艦。
也就是說,英國皇家海軍總共追加建造了九艘主力艦,而不是最初訂下的八艘。
雖然增加了一艘建造量,但是在澳大利亞與紐西蘭出資的情況下,英國財政撥款總量並沒增加多少。
可以說,英國在海軍問題上絕不含糊。
只是,這僅僅是個開始。
隨著德意志第二帝國把造艦計劃整體提前兩年,以達到在一九一三年之前把建造的主力艦增加百分之五十的目的,英國皇家海軍立即採取了針鋒相對的行動,在落實了“白羊座”級與“不倦”級的建造工作之後,立即啟動了“喬治五世”級戰列艦與“獅”級戰列巡洋艦的設計與建造工作。
到這一步,英德海軍協議已經毫無意義了。
面對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不斷增強的威脅,英國皇家海軍提出了新的標準,即主力艦的規模要始終保持在對手的兩倍之上。
在英國佬看來,這是維持英國霸權地位的最低標準。
要知道,英國海軍除了保護本土之外,還要保護廣闊的海外殖民地,甚至得在地中海牽制義大利與奧匈帝國的艦隊。如此一來,就算英國艦隊的規模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兩倍,也無法在北海上獲得如此的優勢。按照費希爾的估計,在這個標準下,英國皇家海軍在北海的兵力優勢只有一點五倍。
可以說,這已經是最低標準了。
如果低於這個標準,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就有把握奪取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