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海權,把英國皇家海軍趕出北海。
對英國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結果。
問題是,英國有這樣的財力嗎?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正是馮承乾希望看到的結果。
到一九一零年,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軍費支出佔到了財政總支出的百分之三十,其中海軍軍費只佔軍費總支出的百分之二十。雖然德意志第二帝國沒有像印度那樣的殖民地,但是帝國的經濟狀況還算良好。同期,英國的軍費支出佔到了財政總支出的百分之三十六,其中海軍軍費佔軍費總支出的百分之八十。就算英德兩國的財政收入相當,英國皇家海軍花掉的錢都是帝國海軍的四點五倍,而皇家海軍的規模還不到帝國海軍的二點五倍。可見,英國皇家海軍的效費比並不高。
照此情況發展下去,在一九一五年之後,英國政府隨時都有可能破產。
德意志第二帝國呢?
就首相比洛提交的報告,至少要到一九二零年,帝國財政才會出現困難,因此帝國仍然有財力支援海軍軍備競賽。
由此可見,真要繼續比拼建造戰艦,最先倒下的肯定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國。
顯然,英國肯定會設法避免財政破產,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破產之前發動一場足以抵消所有債務的戰爭。
只是,這場戰爭會在什麼時候爆發,馮承乾就不大清楚了。
雖然在他的主導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造艦行動整體提前了兩年,但是英國皇家海軍的造艦行動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由此導致了兩個結果,一是英國的財政並沒有因為大規模建造戰艦而提前惡化,二是英德的艦隊規模將在一九一四年、而不是一九一六年達到平衡,而這兩個結果所產生的影響又恰好相反。
說得簡單一些,第一個影響可以讓英國當局適當延緩發動戰爭的時機,特別是對英國的政治家來說,只要財政還能支援,那麼繼續進行海軍軍備競賽是削弱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有效辦法之一。原因很簡單,德意志第二帝國在大規模擴充海軍的同時,將不可避免的削減陸軍開支。德意志第二帝國不是英國,不可能靠海軍打天下。帝國海軍的根基,正是強大的帝國陸軍。第二個影響,則會迫使英國當局提前發動戰爭,特別是對英國海軍將領來說,如果優勢當然無寸,就算財政沒有破產,英國皇家海軍也不可能在真刀實槍的戰鬥中,擊敗更加強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也許德意志第二帝國會因此在歐陸失去優勢,但是在海洋上戰敗的英國也將失去世界霸主的寶座。說得簡單一些,就算打敗了德意志第二帝國,也會有其他列強取代英國。
在這兩個因素的影響下,局勢就變得非常難以預測了。
事實上,這也正是一九一零年前後,英德關係的直接寫照。
雖然發展迅速,但是德意志第二帝國還沒有強大到可以挑戰、並且戰勝以英國為首的傳統強國的地步。同樣的,就算英國已經起了戒心,把德意志第二帝國當成威脅最大的潛在對手,卻沒有足夠的把握在確保自身利益不受嚴重損害的情況下戰勝、並且徹底消除德意志第二帝國構成的威脅。
那麼,帝國需要主動一點嗎?
馮承乾非常清楚,如果讓英法俄主動發起戰爭,帝國戰敗的可能性將非常大。可是帝國主動發起戰爭,至少在一九一零年,也幾乎沒有勝算。根據馮承乾掌握的情況,就算再過兩三年,打贏的把握也不大。
關鍵不在帝國海軍,而是在帝國陸軍。
到一九一零年底,施利芬已經制訂出了詳細的“攻法方案”,與馮承乾熟知的“施利芬計劃”基本上如出一轍,只是在細節上存在一些差別,比如提高了對東線的重視程度,計劃用一個半集團軍、而不是一個集團軍守住東線,然後把兵力集中到西線,借道荷蘭,再經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