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章 極致的分權

同學也就放心了。

但是這種看似非常完美的體系,也造成了目前北宋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情況天天發生。

畢竟在出徵之前,兵和將之間,誰也不認識誰,這還打個屁。

再加上樞密院的文官,經常會瞎指揮,這打不過人家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兒了。

解決了當兵的問題,老趙同學就開始著手文官體系的改革了。

什麼刑不上士大夫,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當年老趙其實只是嘴上這麼說的,

對於這幫文人,老趙同學也不是特別信任,其實趙匡胤的時代,文官權力不大。

這文官地位直線上升,主要是他弟弟趙車神搞的,他弟弟就不是個武將,活脫脫的文人那種,怪不得打仗總不行,也看不起武將。

他們把宰相手中的權柄分割成了互相沒有隸屬關係的好幾個部門,也就是我們中學課本上學過的兩府三司。

兩府就是中書門下和樞密院,中書門下管民生,樞密院管軍事。

而這倆部門只能決策,他們卻沒有財政權。財政由三司負責,三司的老大叫三司使,三司使它只管錢,但它就不能花錢,中書門下和樞密院能花錢,但手裡沒錢,要花錢,必須要打報告。

這一套弄下來,你就知道北宋為啥後面要搞那麼多派系鬥爭了,你不拉幫結派不行,這日子根本就沒法過,要錢的沒有錢,想花錢不能花,怎麼搞嘛。

而你就算拉幫結派,把兩府三司都擰成一股繩了,旁邊還有個御史臺和知諫院,專門負責彈劾你們這幫大人。

這些人沒事幹,吃飽了撐著的,就喜歡熬熬彈劾人,他們嘴上功夫特別厲害,罵人都不帶髒字的那種,能罵得你懷疑人生,懟得你放棄三觀。

話說這北宋以前,言官主要的職責是對皇帝進言,比如魏徵就老喜歡給李世民提意見。

而宋代以後,言官的主要職責就變成了彈劾朝臣了,成為了懸在高階文官頭頂上的一把利劍。

而這個習俗一直沿襲到了明清兩代。

文官,武官總算都分權了吧,老趙同學環顧四周,看看還有啥,好像還有錢。

於是,地方財政也不能給你們留太多錢,錢多了人容易有想法,畢竟人的慾望是無窮的,有錢了你想有權,有權你想要更大的權,甚至想當皇帝,畢竟俗話說得好飽暖思淫慾嘛。

老趙同學大手一揮,地方上除了留下必要的開支用度,其他全部上交到開封。

這也就是形成了北宋以一國養一城,開封人口過百萬,世界第一大都市的來源。

清明上河圖裡面,開封城固然繁花似錦,讓人羨慕無比,但是城外到底是個啥模樣,真就是一言難盡啊,看陳世美的母親都餓死了,可見真的是窮呀。

除了財政之外,還有人事任免的權利。

以前州府以下那些小官,比如什麼縣令,通判啥的,都是節度使直接任命的,現在改成了由朝廷統一委派,只聽皇帝的話……

以上這些都是老趙同學為了穩固統治,不再重蹈五代十國覆轍做出的努力。

說實話,老趙同學還是極高的智慧,這也是宋朝為什麼能夠終結幾十年大亂鬥,並延續數百年的一個根本原因。

像老朱同志也是,他建國,建立大明朝的時候,也制定了許許多多的制度和法律,甚至巴不得你出門邁那一條退他都制定好

然而,他們不知道一個道理,世間唯變不變,即萬事萬物都是在發展的。

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中發展。

再優秀的體系也不能用上幾百年。要懂得與時俱進,這四個字是非常重要的。

哪怕是在現代,也是時刻強調緊跟時代發展,中央要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