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平。

關於美國執照醫生的成長過程,特格博士(NBA活塞隊隊醫)這樣說,“如果想當醫生,必須先上完4年本科,然後是4年研究生,這樣才能夠拿到MD(醫學博士)的文憑。但是有了MD還不能當醫生,還要進行5年某個專業的研究,這樣就是13年了。13年之後,還有1年當Follower(就是給醫生當助手)。在美國當醫生,無論如何也要14年。”但在中國,要成為執業醫師則容易許多,在鄉鎮一級的衛生院,大多數的醫生可能只有中專或大專文憑。不過我們絕對有足夠的理由對某些中國培養出來的醫學碩士及博士的水平產生質疑,而且醫學博士成為醫院“定時炸彈”已經是行內的常見現象。這些博士們一般都是一路讀上來,本科、碩士、博士一路前行,他們的這個旅程很大可能都在與課本、文獻和小白鼠為伍,從未接觸過臨床。當他們博士畢業後,頂著光彩奪目的博士頭銜開始獨當一面,由於沒有臨床經驗的積累過程,他們常常會犯原則性的錯誤。不過,總體上說,高學歷一般代表著他們有著更開闊的學術眼光、更深厚的學術背景,特別是那些同時有著臨床經驗及高學歷的醫生常常是一個科室的學術帶頭人。

職稱(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則更多的代表著一個醫生的經驗積累過程,儘管評職稱是大多數中國醫生心中的一絲隱痛,這過程時常與送禮、走後門等不公正現象聯絡到一起。但不可否認的是,高職稱是對一個醫生實際工作經驗的肯定及對以往做牛做馬辛勤苦幹職業生涯的補償。

● 好醫生一般都集中在大醫院,集中在優勢科室中。

醫術是行醫經驗積累的過程。人生而不平等,環境常常決定著其生長方向,對於醫生這個行業更是如此。我經常能聽到一些醫生感慨:某某與其大學同學,學習也不出眾,但僅因為畢業分配,留在大醫院,十幾年後搖身一變,已經是專家了!事實正是如此,中國的大醫院集中了絕大多數的醫療資源,集中了最優秀的醫學人才,同時也集中了大多數危重及疑難雜症患者。原本同一層次的兩個醫學院畢業生,一個在大醫院工作,他學習到的是周圍高精尖的技術,每天面對的是不同的危重病例,每天都在積蓄前進的動力;而分到基層的畢業生,日復一日的面對相同的常見病、多發病,稍為危重的病人便轉院治療,他很難得到積累行醫經驗的機會。這二人的本質區別在於:一個一年可碰到100例危重病例,一個一年只碰到1例危重病例。書包 網 87book。com 想看書來

()

1選對醫院找對醫生(7)

一個醫院優勢科室的形成,常常是幾十年、幾代醫生智慧及汗水的逐年沉積,形成了很好的常規和操作流程。在這樣的科室裡工作,一個完全沒有臨床經驗、剛畢業的年輕醫生也可以很容易地按流程完成一次合格的診療;而且在治療經驗豐富的科室,不僅有資深的老專家為醫療把質量關,而且護士、同一級別的醫生也可以相互監督、相互提醒,能更大程度地減少醫療失誤的發生!

● 好醫生來源於他自身的道德修養。

我們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是什麼讓一個醫生保持了他起碼的醫學道德?個人道德修養肯定起了重要作用!現在我們的所有輿論都傾向於透過建立一個完美的制度來解決現有的醫療危機,真誠地希望制度能解決一切,不過,就目前中國的現狀——制度絕不能解決一切!關於醫生禁止收受紅包及藥品回扣的規章制度還少嗎?一點都不少!但這麼多的規章制度也不能完全阻止醫生對經濟利益的渴望,特別是當整個社會都充斥著對金錢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