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院)的陳香美。你還可以得到副總編輯及各編委的名單及所在醫院。

這是個資訊時代,只要用心,聰明的人總可以得到他想要的資訊,聰明的病人也不例外!

病人眼中的好醫生

對於醫務人員的道德要求,無論是中國的傳統觀念或是普通老百姓,都給予了聖人般的道德要求。我想唐代孫思邈的《千金方?論大醫精誠》對醫生的職業描述將醫務人員的臉照得光彩閃閃: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已有之,深心悽愴,勿避險惡,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

然而,如果我們用這樣的手電筒將中國的醫師照過去,我們能發現有幾個不是青面獠牙的呢?

一方面是我們長久形成的關於救死扶傷、懸壺濟世的光彩神話,另一方面當我們面對現實時卻發現我們理想中的好醫生越來越少,我們懷疑他們的技術,更懷疑他們的醫德——特別是在我們走到交費視窗時。

這種對醫生群體的普遍不信任是醫患關係緊張的根源,也產生了一種就醫行為中極普遍的現象:找熟人!在我行醫的大部分時間是帶熟人看病,而且這些所謂的“熟人”大部分可能我從未見過面,都是親戚的親戚或朋友的朋友,儘管深受其擾,但也能諒解。“看病找熟人”這一普遍現象背後隱藏的是病人對醫生的普遍不信任,同時也說出了病人心中“好醫生”的標準。當一個親戚請求你帶他看個病,其實言外之意他希望你給他找一個醫生,這個醫生應該可以:1。看好他的病;2。對他態度好點;3。如果可能,幫他省點錢。

或許不同的病人心中對好醫生有不同的標準,但我們大多數已經有足夠的理性認識到:現在的醫生已經成為了一種職業,而不是一群道德宗師的人生體驗。儘管這種職業有遠高於其他職業的行業道德規範,但也不能否認作為一種職業,它需要有行業回報,沒有行業回報的職業是不存在的,也是不能發展壯大的!拒絕承認醫生應該有合理回報的病人已經是少數,於是我們漸漸降低了我們對於好醫生的標準,儘管細節不同,但總體而言,我們希望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醫生:

1選對醫院找對醫生(6)

● 醫術精湛,可以幫病人解決問題;

● 關心、愛護、理解病人;

● 為病人的經濟情況著想。

好醫生都在哪裡

應該承認,大多數病人心中的好醫生標準並不高,也並不脫離實際;然而幾乎我所碰到的病人多多少少對現在的醫療環境都有微詞,於是我們看個病都想方設法、七拐八繞地想找熟人。我們不禁問:好醫生在哪裡?或是什麼樣的環境能夠培育一個至少合格的醫生呢?

● 好醫生一般都接受過正規的醫學教育。

“祖傳秘方”“民間高人”都為大眾津津樂道,各種關於“民間秘方”的傳聞點燃了無數患者的希望。或許我們不能將這些所謂的民間郎中一棒打死,一概否認其價值。但事實是,現代醫學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需要一定的科學素養,如歐美等發達國家,報考醫學院的前提是取得理學學士學位;學醫的過程需要參與很多的實驗及臨床技能培養,這些都註定了醫師的培養無法在民間,無法透過自學成才獲得。而事實上,早在上世紀末,國家就已經取消了醫學類的自學考試,取得醫師資格都要求有正規的醫學教育經歷(各類傳統醫學醫師除外)。

● 高職稱與高學歷並不代表好醫生,但它們確實常常代表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