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早早就到了,但唯獨這個實力最強的東。突厥始畢可汗,卻一直說在路上。直到十二月中旬才終於到來了。
楊廣這時也知道了高麗不會投降,於是便決定開始攻打高麗的行動!
這日,楊廣在薊城城南的北郊,編組出征的各軍,親授諸將節度。
編有左右二十四軍,每軍大將、亞將各一人,有騎兵四十隊,每隊一百人,十隊為團,每團各有偏將一人,各團以青、絳(深紅)、白、烏四種顏色的兵甲加以區別;步卒則有八十隊,分為四團,每團的鎧冑、纓拂、旗幡也都是顏色各異,每軍的輜重散兵也分為四團,讓步卒保護而行。
比較奇特的是,二十四軍中,每軍還設受降使者一人,承詔慰撫,不受大將節制。
也就是說,在打仗的過程中,如果敵方要投降的話,進攻的將軍無權受理,需交給受降使者來處理。
這個奇葩的規定,將會是楊廣此處徵高麗大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另編有中軍(楊廣親率部隊)十二衛,並分禁內軍為內外前後左右六軍,所以共編成了三十軍十二衛。
這場影響深遠的驚天大戰,即將打響。
第三十二章 大業八年
大業八年正月,在大軍即將出發的前夕,豪氣沖天的楊廣,向名聲頗大的合水令庾質問策:“高麗之眾還不到我國的一個大郡,今朕以此眾伐之,卿以為能克否?”
庾質回答:“伐之可克,然以臣之愚見,陛下最好不要親自去征討。”
楊廣臉色一變:“朕現在集結大軍在這裡,豈能沒有見到敵軍,就先退卻?”
庾質道:“攻戰而不能取勝,恐怕有損陛下的威名。要是陛下留在薊城,指導傳授謀略,將指揮權交給各軍大將,讓猛將勁卒,火速進擊,出其不意,必定可以攻克。軍機在於神速,遲緩就會無功。”
楊廣不悅的道:“你既然害怕,自可留在此地。”
右尚方署監事耿詢上書楊廣懇切地勸他留在薊城,楊廣勃然大怒,命令左右將耿詢斬首,經少府監、右屯衛將軍何稠的竭力相救,耿詢才得以免死。
另一邊的高麗士兵,也知戰爭即將到來,因國王高元剛剛慰問過全軍,加上有長期抗隋的準備,所以高麗士兵計程車氣此時十分的高漲,並無多少懼色。
高麗的百姓也是不怕隋朝的百萬大軍的,一是因為文帝徵高麗就失敗過,二是知道大業五年的時候,楊廣徵西北的吐谷渾,吐谷渾堅持抵抗,隋軍傷亡慘重,最後雖然獲得了數郡之地,但並不能將吐谷渾滅國。
高麗抵抗隋朝大軍,以天然屏障的的遼水為第一道防線,鴨綠水(今鴨綠江)為第二道防線,薩水(今清川江)為第三道防線。
而遼水防線中,又以遼東城(今遼陽縣)為核心。
遼東城控馭戎貉,限隔海島,漢得之以斷匈奴左臂,慕容氏並有遼東城,則蠶食幽薊,建立燕國,為禍中原,高麗得了此城後,連年加固,其實已算是這東北之地的第一堅城,而且還“負山面海,水深土衍,草木豐茂,糧食自足”。
因遼東城在戰略地理上的重要信,所以此地是為隋與高麗此戰的主要戰場。
高麗抵抗隋朝的最重要防線,是第二道防線的鴨綠水。
《漢志》中記載:“元菟郡蓋馬縣有馬訾水,西南至遼東郡西安平縣入海,過郡二,行一千一百里,郡二,即元菟、遼東也。”
鴨綠水上游有蓋馬大山,以為屏障。(蓋馬大山,古名不鹹山,漢朝時稱為單單大嶺,又稱蓋馬大山,後魏時城太白山,之後又有太山、太皇山等稱呼,自金朝到現代,稱長白山。)
鴨綠水的防禦重心,是丸都城(今集安市安縣),願為高麗故都,在丸都山下沸流水之東。